共产主义主题公园-蒂拉斯波尔【摩尔多瓦】
本博文在私密中,我试着复制后再发,居然也出来了!大家瞧瞧,有什么问题?
在摩尔多瓦的首都基希讷乌到蒂拉斯波尔还是很方便的,我在市中心的巴士总站处购了车票,上车等了一会,便直驶蒂拉斯波尔。
蒂拉斯波尔作为“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的首都,主要居民为俄罗斯族和乌克兰族,通用俄语。在进入该城前车会停在其“边境”前的一幢楼前,下车办临时签证,免费。据说只能呆一天,要当天出境。(下图即为德左共和国的边境口岸,圆形图案即为国徽。)

蒂拉斯波尔,1792年建为要塞,1795年设市。1929-1940年为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首府。河港。铁路枢纽。工业以罐头食品为主,葡萄酒和白兰地酒以优质著称。还生产电气设备、铸造机械、玻璃器皿和棉纺织品。有历史地志博物馆。下图为国旗,德左共和国国旗、国徽也都沿用苏联时期的,仍以镰刀、斧头为象征。

临时签证,出境时有军警上车检查,此单一定要出示。当时我把护照递给一个军警,他没翻到此条,脸色很难看。当我把护照中夹着的此条拿出后,军警脸色由阴转晴。

国际上普遍认为这块区域是摩尔多瓦领土的一部分(属于前苏联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但是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已经在事实上独立,并在1990年成立“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定都蒂拉斯波尔。国旗于2009年改为前苏联摩尔达维亚国旗。该地区的人主要说俄语和罗马尼亚语。与格鲁吉亚的阿布哈兹,南奥塞梯以及阿塞拜疆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并称为前苏联四大飞地,这四个地区同为不被各国普遍承认但事实独立的政治实体,并且上述四个地区已经互相承认其国家主权。
下图是我乘坐的巴士到达的车站。到达那儿后,我先要兑换钱币,摩尔多瓦的钱这里不能用,只能用欧元换德左的钱,汇率与摩尔多瓦换钱差不多。接下来就是购买回程车票。开始时,我在一个窗口欲购票,岂知只有晚上七时多的,回去似乎太晚,我只能暂时不买,看看再说。结果走到这大楼另一头,问了下,却是每小时都有车开往基希讷乌。这时似乎有点明白,这个每小时一班的是巴士,而前面要晚上七点多才开车的是火车。呵呵,这里你用英语也是很难与售票员沟通的。


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钱币,是我当时兑换的(下图)。在基希讷乌我用摩尔多瓦钱币买了去蒂拉斯波尔的车票,在蒂拉斯波尔兑换了钱,用德左国的钱币买回程的车票,并吃了午餐(一个三明治+一杯咖啡),乘了一次公交车,后来又买了一个蛋筒冰淇淋,总共化了人民币约60元吧。

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也称德涅斯特河东岸共和国、外特尼尔斯坦共和国或德涅斯特河左岸共和国,是东欧的一个特定地域。由于该地区处于德涅斯特河在摩尔多瓦境内的东岸,因此有了“德涅斯特河东岸”这个称谓。2014年04月17日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最高委员会议员一致请求俄罗斯领导层承认其独立。该共和国议会的依据是联合国宪章中规定的人民自决权,以及2006年该共和国举行的全民公投结果。当时97%以上全民公投参与者赞成独立,并让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下一步加入俄罗斯。
蒂拉斯波尔,作为“首都”,我走在那里,一点没有感觉,就象走在某一偏僻的乡镇,开始时,既没有看见高楼,也没有看见商业街,人烟更是稀少。走着走着,看不大见人,感觉在点不对劲,遇到人就问了,原来到“市中心”走反了。于是乘坐了一次公交车(中巴)来到“首都”的中心处。
下图是在街角处看见一群孩子在玩耍,在街上真是渺无人烟。

德涅斯特河东岸的斯拉夫人在1990年9月2日宣布成立“德涅斯特河东岸苏维埃共和国”。随后一场内战在1992年爆发(时人称之为“旗帜战争”,因为德河当局不使用新的摩尔多瓦国旗),大约1500人在战争中丧生。最后由于群众的大规模抗议,内战中止。
停火协议签署之后,这里还驻扎着一支由1510人组成的维和部队。一般说来,维和部队由冲突外的多国部队组成,而这里的维和部队有点怪,除有俄罗斯500人、乌克兰10人外,摩尔多瓦和德河当局还各出500人。
由于俄罗斯在该地区历史上扮演的角色,这一行动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从此以后,摩尔多瓦政府一直没有在事实上控制过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
下图是来到中心处时见到的高楼。

获得独立后,德左宣布建立共和国,并正式继承前苏联的所有体制,最高议会仍称苏维埃,国旗、国徽也都沿用苏联时期的,仍以镰刀、斧头为象征。在德左共和国,主要经济体制依然为公有制,甚至货币都继续沿用前苏联的“卢布”作为名称。两面国旗并排在飘扬(德左与俄罗斯)

在德左共和国,“十月革命节”仍然是最重要的法定假日,走在街道上到处都可以看到墙上刷着“团结就是力量”的标语,加上随处可见的列宁像,充满着浓重的苏维埃色彩,像极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苏联城市。在中心广场处见到的坦克。

可能是纪念那次“旗帜战争”的纪念碑,上面有文字,前面有墓碑和墓。



由于德左共和国从诞生之初就牵扯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和历史遗留问题,因此其独立20余年仍然不被世界主流国家接受,只有俄罗斯及其扶持的几个小国家(如阿布哈兹、南奥塞梯等)相互承认。随着军火交易数额的日渐下滑(德左原来是前苏联军工企业较多地区),再加上周围国家的强势封锁,德左共和国面临着极其艰难的内外形势,经济发展异常迟缓,每年GDP也不过十几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不过3000美元,跻身全欧洲最贫穷国家之一。

不过老大哥俄罗斯并未因其贫穷而放弃支持,反而不断加大对德左共和国的援助力度。这是因为德左共和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俄罗斯完全可以凭此达到控制乌克兰和摩尔多瓦的战略目的。尤其是在乌克兰局势恶化之后,德左共和国对俄罗斯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当地居民也因此对未来充满憧憬——毕竟有巨额援助,以后的日子肯定不会太差。


政府大楼(总统府)及其广场上的列宁塑像。此图为网上下载的,谢作者。





市中心处的街道依然是人烟稀少,走在大街上,几乎很难遇到到人。不过,会碰到一二个旅行者。

到蒂拉斯波尔去看看,纯是一种体验,说风景,真的什么也没有的。世界上真是千奇百怪,这样一个不被国际社会所认可的地方,居然可以堂而皇之的“独立”,依旧我行我素,奉行“共产主义”和“苏维埃制度”。此次,可谓是去了一次“共产主义主题公园”玩玩。



外媒称,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的分离主义政府的人权纪录相当糟糕,据称当局经常因随意的施行逮捕和刑讯逼供而遭到国际舆论和组织的谴责和控告。自由集会和结社权也很难得到应有的尊重。宗教自由也仅局限于个别几个教派,如浸信会和卫斯理公会。

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是最后一个声称坚持苏维埃体制的国家,其最高议会仍称为苏维埃,国旗也完全沿用了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旗帜,政府组织形式大体沿用1990年时的苏联国家机构,经济制度仍占有很大的公有制比重。在这里,一年一度的十月革命节依然是最盛大的法定假日。

有关资料来自网络,谢谢作者! 拍摄于2018年8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