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风的惠灵顿【新西兰】
离开奥克兰,我和夫人乘坐飞机来到惠灵顿。
惠灵顿是新西兰的首都,位于新西兰北岛南端,人口约45万。它是新西兰的第二大城市,与悉尼和墨尔本一起成为大洋洲的文化中心。许多艺术家在此定居或活动,还有许多艺术咖啡馆和生动的夜生活。
惠灵顿附近群山连绵,满目苍翠,碧海青天,景色季丽。气候温和,四季如春。惠灵顿气候温和湿润,是南太平洋地区著名的旅游胜地。

惠灵顿是往来南北二岛的交通枢纽。惠灵顿也是世界最佳深水港之一。在海洋性气候的影响下,天气和暖,阳光充沛。惠灵顿地处断层地带,除临海有一片平地外,整个城市依山建筑。1855年一次大地震曾使港口受到严重破坏,如今的惠灵顿是1948年后重建的。由于惠灵顿濒临海湾,加之地势较高,时常受到海风的侵袭,一年之中大部分日子都刮风,因而有“风城”之称。


惠灵顿位于北岛的南端,与南岛隔库克海峡相望。在晴朗的日子里,人们可以隔海峡看到南岛上凯库拉岭的雪峰。城市北面是卡培提市的金色海岸。城市东面的里姆塔卡山将城市与盛产葡萄酒的怀拉拉帕平原隔开。

惠灵顿是世界最南方的首都,其纬度高达41度。由于港口和周围山脉之间的可用地带有限,它比新西兰其它城市的人口密度要高。由于它位于纬度40度的咆哮西风带,以及库克海峡对风的影响,他在当地有“多风的惠灵顿”之称号。

新西兰国家博物馆又称“蒂帕帕”,坐落于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交通便利的滨海大道。她被票选为南半球最受欢迎的博物馆,更是代表新西兰历史文化的一张国家名片。丰富的文物馆藏通过高科技手段以互动的方式呈现给观众,是各国游客了解新西兰历史、地理和文化的最佳窗口。


惠灵顿以其美丽的自然港口和绿色的山坡而著称。山坡上点缀着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盖瓦洋房。城市的中心商业区位于港口的附近。惠灵顿的尼可森海港的走向沿着一个活跃的地质断层。向西地势骤然高起,因此惠灵顿的许多市区高于市中心。


公元1865年惠灵顿取代奥克兰成为新西兰的首都。虽然新西兰议会1862年7月7日就已经在惠灵顿聚会了,但直到1865年它才正式成为首都。这一步的原因是因为当时有人担心产金的南方可能成立一个独立的殖民地。由澳大利亚来的委员们(他们因为他们的中立性而被选择)建议以惠灵顿为首都,因为它地处中心并有良好的海港。1865年7月26日正式在惠灵顿聚会。当时惠灵顿的人口为4900人。


惠灵顿地区的地震活动率高于新西兰的平均值。一条主要断层直接通过市中心,在市区内还有上百小的断层线。一般居民平均每年注意到一次地震,尤其在高层办公大楼内感觉更多。1855年以后的许多年中,惠灵顿市内的建筑都是木制的。从20世纪开始,对建筑物的防震性能要求不断提高。

惠灵顿城市位于港口和小山之间,市区步行就可逛遍,商店、咖啡馆、交通、住宿和市区主要景点都集中在市内,步行非常方便。



惠灵顿是新西兰全国政治、工业、金融中心。惠灵顿的尼科尔逊港是仅次于奥克兰的全国第二大港,港区面积达83平方公里,锚地良好,可停泊万吨巨轮。惠灵顿市内主要的交通工具是私人小汽车。市内交通方便,市内电话服务先进。

维多利亚山位于新西兰惠灵顿市东边。登上山顶,有一个观景台,可以看到惠灵顿美丽的海港,向南而去的大海,也可以看到渡轮进入海港。



惠灵顿国会大厦是南太平洋堪称最宏伟的木结构建筑了。由当时的英国设计师Basil Spence爵士设计的,远看像个蜂巢,一直是一座备受争议的建筑。大厦由一个哥特式图书馆、英国文艺复兴式议政厅和圆形的办公大楼组成。



惠灵顿市中心的滨海区紧邻这座城市的商业区,适合悠然自得地漫步徜徉,享受时光。
这里曾是一个繁忙的滨水码头,然而随着更为高效的集装箱业务的逐渐兴起,码头的大部分地区都闲置了下来。
政府经过详细规划,并投入大量资金,将这里原有的码头和存货仓库改建成了如今的滨海休闲区,环境宽敞宜人,是行人休息放松的理想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