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历史名城-萨格勒布【克罗地亚】
从萨拉热窝乘坐巴士到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需要八个小时,于是决定还是乘坐夜车,这也是我此次欧洲之行最后一次乘坐夜车。车费52马克/人,晚上十时开车,经过出境外入境化了半个多小时,于早晨六时准点到达萨格勒布巴士站。
出车站还太早,于是在车站里咨询如何到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耶那,再次兑换了克罗地亚库纳,购买了到卢布尔耶那的车票,79库纳/人。
出站后发觉此巴士站与我原先估计停泊的车站相距甚远,达3.6公里。走是不行的,何况还下着小雨。到巴士站旁的电车站看看线路图,一看正好有一辆电车6路到我所预订的“国王和王后”旅馆附近。电车站边没有售票,便走到对面的小杂货店一问,果然有车票出售,4库纳一张,但须四张一起售出。
于是就乘坐6路电车,开到了旅馆附近,走到旅馆。因还未到入住时间,就在大堂休息,吃早餐,上上网。结果这家旅馆在九时就让我们先入住了。
萨格勒布是克罗地亚首都,同时也是克罗地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克罗地亚的首都同时也是全国最大城市,也是直辖市。萨格勒布位于亚得里亚海海岸和中欧的交通汇合处,也是一个直辖市。这是一座古老的中欧城市,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科学文化的中心,如今还成为了商业及工业的中心。它位于克罗地亚的西北部的梅德韦德尼察山南坡,境内有萨瓦河流过。
萨格勒布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从古罗马时代到现在)。1094年在东部的卡普托尔主教教区内“萨格勒布”这个名称始见于史籍。在1845年扬科·卡毛夫成为萨格勒布的第一位市长。在1945年,随着人口快的速膨胀和城市的扩张,萨格勒布成为了克罗地亚的首都,从此萨格勒布开始闻名于世界。

圣马可教堂是一座哥特式建筑,带有绚丽的彩瓦屋顶。教堂里陈列着克罗地亚著名雕塑家梅什特罗维奇的作品。







萨格勒布古城门,又叫石门,位于圣•马克教堂附近。石门是老城仅存的一座城门,建于罗马时代,保存完好。古城门对面就是著名的洛特尔萨克塔,它曾经是老城城墙的一部分。至今,塔上面还保存有一门大炮,当然,它不是用来守卫城门的,而是用来报时的。每到中午12点整时,大炮就会鸣响,这已成了萨勒格布的一个传统。



斯特罗斯马耶古代大师美术馆里面收藏了欧洲14-17世纪一些杰出画家的作品,美术馆的名字是为了纪念克罗地亚19世纪一位主教。

萨格勒布美术馆在1898年克罗地亚还属于奥匈帝国中的匈牙利王国,作为庆祝匈牙利千禧年庆祝活动的一部分,本馆盛大开幕,是当时萨格勒布最华丽的建筑。现在这里展出了克罗地亚以及南斯拉夫地区的各种美术品。


(上下图)耶拉契奇总督广场始建于17世纪。随着历史的发展,上城已难以满足日益活跃的商业活动的需要。1641年,萨市政府决定将商业中心移至下城,在下城广场泉边开辟新的集市场所,后逐步发展成为新的市中心。1850年,广场始称现名。1866年广场中央矗立起耶拉契奇总督骑马塑像。二战后,广场更名为共和国广场,耶拉契奇总督塑像也由游击队员塑像取而代之。1991年克独立后,耶拉契奇总督塑像被从博物馆中搬了回来,广场又恢复了旧貌。 (耶拉契奇(1801-1859),曾在奥匈帝国的军队中服过役,1841年晋升为中校,任第一总督军团指挥官。1848-1859年克罗地亚首任总督,在欧洲大革命期间,成为克罗地亚人民反对奥匈帝国,争取克罗地亚独立的象征)。

圣母升天大教堂俗称萨格勒布大教堂,原址在1880年的地震中被毁,后来于1899年重建。遗迹中包括13世纪的壁画、文艺复兴时期的靠背长椅、大理石祭坛和巴罗克风格的讲道坛。





萨格勒布“菜篮子”的多拉克菜市场,顺台阶走上去就是,有餐饮、水果、蔬菜和肉类。



有关资料取自网络
拍摄于2017年10月10-11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