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欧洲美人”之称的里加【拉脱维亚】
结束了塔林的游览后,八月廿七日上午,我们在塔林巴士站乘上赴拉脱维亚的汽车,九时准点开出。车况不错,有很干净的卫生间、有免费饮料。巴士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行驶,于下午一时一刻到达里加。
到达后,我们马上赶到车站斜对面预订的旅馆,安顿后即到里加中央市场看看,先解决肚子问题。
里加在古时是利弗人的居民点,1201年建为要塞城市。1282年参加汉萨同盟,成为波罗的海最重要的贸易中心。1709-1710年被俄国人占领。此后成为俄国西北部重要港口和贸易中心,至18十八世纪发展为海港。1918年11月18日,拉脱维亚在经历了700多年的外国统治之后,宣布独立,定都里加。
1940年并入苏联,1991年拉脱维亚独立后,里加又成为首都。
市内还保留着中世纪的商人住宅和仓库。新城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城市运河河湾处,全市绿荫覆盖,花丛处处,素有“欧洲美人”之称,里加人喜欢称其为“花城”。

上图--拉脱维亚科学院大厦兴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1953年到1956年,作为其他苏维埃共和国的工人和农民送给拉脱维亚人的礼物。拉脱维亚科学院大厦高108米,是拉脱维亚的第一座摩天大楼。这座建筑由列夫·鲁德涅夫设计,属于斯大林式建筑,类似莫斯科七姐妹,尤其是莫斯科大学主楼。当地人为这座大楼所起的绰号包括“斯大林生日蛋糕”和“克里姆林宫”。
人们可以从对公众开放的17楼阳台(高65米),享受里加的壮丽景色。

里加中央市场是欧洲最大规模的中央市场之一,1997年和里加老城一起被列为世界遗产,市场由5座德国齐柏林飞艇的机棚改造而来,形成五个巨大展馆,每个展馆各具特色,贩卖着各种不同的产品,所有和农业牧业渔业相关的产品在这里都能找得到。我们是从塔林乘坐大巴到达里加,正好是中午,放下行李后便到这儿寻觅美食。结果找到了,是油炸鱼,比较好吃。


黑头宫建于1344年,是位于拉脱维亚首都里加老城的一座建筑,属于黑头兄弟会,这是一个在里加的德国未婚商人组建的行会。这座建筑在1941年6月28日遭到德国飞机轰炸,成为废墟,其残余部分于1948年被苏联政府拆除。目前的建筑重建于1995年到1999年。黑头宫是老城最华丽的建筑之一,每天都会吸引无数人们来此驻足停留,拍照留念。

国家歌剧院是拉脱维亚最著名的文化中心,位于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市中心。
拉脱维亚国家歌剧院是拉脱维亚建筑史和文化史上最了不起的成就之一,建成于1918年,它为古典音乐带来了新鲜血液,成为最著名的文化中心。歌剧院精巧的设计,古朴典雅,尤其是创新的舞台设置,为里加带来世界级的指挥家、歌唱家等远道而来的贵宾。
拉脱维亚国家歌剧院的前身是建于1863年的新古典风格的建筑,它由圣彼得堡建筑师路登维戈·波斯特德负责建造,之前是德语城市剧院。


里加的自由纪念碑1935年揭幕,为纪念在拉脱维亚独立战争(1918年-1920年)期间阵亡的军人而兴建,是拉脱维亚的自由、独立和主权的重要象征。顶端少女她手举三颗星,面向西方,代表了拉脱维亚的三个地区,Kurzeme,
Vidzeme和
Latgale,上面的题字是“为祖国和自由”。



拉脱维亚被占时期博物馆位于一座苏联时代的建筑中,它详细记载了1939年至1991年间拉脱维亚被纳粹和苏联占领期间的历史。

圆顶广场,当地语(Doma
Laukums),这里是里加老城最大的广场,也是老城的中心,广场上可以找到许多露天餐厅和咖啡馆。在这里,你也可以看到里加老城被列为联合国文化遗产的标牌。

里加老城中心区域的圣彼得大教堂是一座哥特式建筑,数百年来高高矗立在里加市中心。教堂建于13世纪,而巴洛克式的钟楼则建于1690年,曾经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木质教堂钟楼。这个钟楼命运坎坷,被烧毁过,被震倒过,甚至塔顶还掉下来过。后来在1973年重建时改为金属结构,其高度为123.25米。


里维广场周边有一排色彩缤纷的18世纪建筑,它们大多数都被改造成了餐馆和啤酒屋了。附近有一座猫宅,它是以蹲在屋顶上的黑猫而命名的。


铁路桥坐落于道加瓦河上,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十大铁路桥之一。


圆顶大教堂(前)和圣雅各伯主教座堂。圆顶大教堂是波罗的海地区最大的教堂。它始建于1211年,里面有一个由6768根管子组成的管风琴,于1884年完工。圣雅各伯主教座堂的内部结构完成于1225年,拉脱维亚第一场路德教礼拜仪式就是在这里举行的,如今这里是里加天主教会大主教教区所在地。

里加新艺术区建筑群位于里加老城的北部,这里集中了约800栋新艺术风格的建筑,大多数是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也是世界上最多、最集中的新艺术建筑群。这些建筑美仑美奂,十分精美,每天都吸引着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里加城堡建于1330年,最早是立沃尼亚骑士团的总部。如今,这座城堡转换了身份,是拉脱维亚的总统府和艺术与历史博物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