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欧洲20国,化费是多少?

这次欧洲20国自由行,一些朋友很关切地询问,花了多少钱?我卖了关子说道,后面的博文会说的。因为是穷游族,加上每年出游多次,而自己已经退休,积蓄有限,不省着行吗?
我在上篇博文【住青旅-旅行中省钱方法之一】中说,在旅行中,交通费用是不大可控的,而住宿和饮食一般地来说还是可以自己掌控的。在住宿上,住青旅,因为有厨房,既解决了降低住宿成本,也为解决降低饮食成本创造了条件,尤其解决了“中国胃”的顽固习性。
在欧洲旅行,吃不惯西方的饮食可能是是大多数中国老年人的通病。怎么解决?就是自己烧煮中国饭菜,而青旅大多有厨房才有可能。
在这次旅行中,有个老同事在听到我将旅行两个月后,微信上问我,你怎么解决吃饭不习惯的?哈哈,他还不知道我天天吃着中国式的饭菜,根本没有感觉什么不习惯。

在欧洲,不论消费水平高还是低的国家,我的感觉,他们的基本食品价格还是低的。如肉类(尤其是牛肉)、牛奶
(包括奶制品)、面包(如切片面包)基本上都低于大天朝,尤其是北上广地区的价格。我们每到一地,总是关注超市或市集,尤其是大超市,明码标价,买了放心。买了之后,在青旅的厨房里,因地制宜,烧煮饭菜。当然以简单可口有营养为原则。这次在欧洲20国,我们惊喜地发现这些青旅厨房中不仅有糖,有的还有盐,甚至到了巴尔干半岛,发现有的厨房还有食用油(橄榄油),我们在欧洲的前几个国家旅行时已买了橄榄油。当然,中国人习惯使用的酱油是没有的!
当然,出门在外,在外饮食也是在所难免。但在欧洲中国餐馆很多,我们总是优先选择在中国餐馆就餐,这纯粹属“中国胃”使然。当然,外国餐馆的食品看得顺眼,也会买了吃,但也上当不少(不习惯不好吃--太甜,尽管我们上海人吃了已经很甜了,但还是感觉他们的东东更甜)

一般情况我们不上外国餐馆吃饭,一是语言不通,菜谱看不懂,无法点菜,除非有图有真相,看着图片点还马马虎虎可以。二是嫌贵,吃一顿简简单单的饭菜,一般起码10欧元/人以上。而10欧元,如我们自己到超市购买食品烧煮,则两个人能吃上二、三顿(晚饭)。既省钱,又可口,何乐而不为!只不过,你要居住青旅或民宿。当然青旅或民宿的住宿条件与高大上的宾馆是不能比的,你是土豪,没必要这样做。在圣托里尼岛,遇上一对沪上夫妇跟着女儿来旅游,他们听说我们不懂外语,就急切地问我们,那你们怎么点菜?哈哈,他们以为我们也是土豪,天天在外国餐馆吃大餐!


这是我们在圣托里尼岛的费拉小镇上看到的中国餐馆【中华大饭店】,进去后,发现有我们喜爱吃的“牛腩汤面”,标价大约是人民币60多点。我们点了,吃了,大呼过瘾。因为味道好,牛腩多得不得了。这家饭店是一个马来西亚的华侨开的,非常谦和。我的感觉,他的赚钱之道很平淡,因为这碗“牛腩汤面”的性价比太高了,比魔都很多店家烧的牛腩面好吃。


这是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的大市集里吃的“油炸鱼块”和薯条,还不错。

这是在布拉格旅馆附近的一家大超市,物价明显比其他店家便宜且好。

在欧洲,蔬菜是比较贵的,但卷心菜相比之下是最便宜的。我们经常购买,烧菜饭、煮汤。

这是在波兰克拉科夫的市集上吃的一顿午餐,看见买的人很多,我们也买了,只能说,马马虎虎而已。不是它不好,只是我们不太习惯那口味。

这是我在青旅餐厅吃晚饭,菜还不错吧。西红柿炒蛋、糖醋肉块和卷心菜肉汤。

晚饭的菜是荷包蛋、油爆虾和卷心菜肉汤。这些锅子碗盆,青旅厨房里一般都有的,筷子你要自己带的!还有电饭煲,也要自己带的。


冰淇淋是我和夫人非常喜欢吃的,每到一个城市我们基本上都会吃上一客或到超市购买。

控制了住宿和饮食的成本,这次欧洲两个月20个国家的旅行,我们的化费很少的。一般人可能不信,一个人只化了人民币20000元不到。这20000元,你如在国内旅游两个月,可能还不够,是吗?这是我穷游的心得,你是土豪,切勿仿效,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