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带木棍的马赛人【肯尼亚*非洲见闻】

(2016-10-20 01:59:49)
标签:

肯尼亚

马赛人

原始部落

马赛人的表演

有偿参观

杂谈

分类: 阿非利加洲

带木棍的马赛人【肯尼亚*非洲见闻】

带木棍的马赛人【肯尼亚*非洲见闻】


  马赛人(Maasa),是东非现在依然活跃的,也是最著名的一个游牧民族,人口将近100万,主要活动范围在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的北部。如今的马赛人一方面仍然坚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更多地加入到了当地的旅游业中。我们在爱德华的带领下也去了居住在马赛马拉草原的一个马赛人部落。不是免费的,每个人30美元,挺贵的,是直接交给马赛人头领的(村长)。在村口,马赛人在村长的带领下开始他们的表演。

带木棍的马赛人【肯尼亚*非洲见闻】


  他们的表演看起来很简单,就是排成一排或围着圈子带着他们的随身木棍边走边跳,嘴里不断地发出“吭哧”的低沉的声音。他们的原地立定弹跳能力非常强大,往往能跳了很高。

带木棍的马赛人【肯尼亚*非洲见闻】


  马赛人主要分布在肯尼亚南部和坦桑尼亚北部的草原地带。属尼格罗人种苏丹类型,为罗特人的最南支系。使用马赛语。属尼罗-撒哈拉语系沙里-尼罗语族。相信万物有灵。

带木棍的马赛人【肯尼亚*非洲见闻】


  马赛人有许多父系氏族集团构成两个等级或部落分支。社会结合的基本制度是年龄组制。按照这种制度,相同年龄的集团在相同时期接受割礼进入成人生活;由此形成的年龄组是个永久不变的集团,贯穿它的成员终生。

带木棍的马赛人【肯尼亚*非洲见闻】

带木棍的马赛人【肯尼亚*非洲见闻】


  他们透过等级制度晋升,每一级大约持续15年,包括那些低级武士、高级武士和低级长老,直到他们成为被授权为部落做出决定的高级长老。马赛人社会极平等,从未出现过奴隶占有现象。 年轻男子在大约1430岁时,传统上称作「磨难人」(morans)。在这个生活阶段,他们孤独地住在丛林里,学习部落的风俗并锻鍊体力、勇气和耐力——马赛武士以这些特征闻名於世。

带木棍的马赛人【肯尼亚*非洲见闻】

 

  马赛人的装束很显眼,男人批束卡,实际上是红底黑条的两块布,一块遮羞一块斜披在一边的肩上。这种衣着很像一团火,这正是他们所要达到的效果,在野兽遍布的大草原上,这样一团火能有效地驱赶野兽。这里我们看见的马赛人的服装打扮不完全如此,但很鲜艳夺目是明显的。马赛人女性穿坎噶,颈上套一个大圆披肩,头顶带一圈白色的珠饰。她们的耳朵很大,有的大耳垂肩,马赛女孩生下来就扎耳朵眼,以后逐渐加大饰物的重量,使耳朵越拉越长,洞也越来越大。马赛人大部分都缺少两个门牙下齿,这是从小拔掉的,为得是灌药方便。当然,那些前卫的青年们已经开始屏弃许多习俗,如果您看到梳着马尾辫的马赛姑娘,请不要惊讶。
带木棍的马赛人【肯尼亚*非洲见闻】

带木棍的马赛人【肯尼亚*非洲见闻】

带木棍的马赛人【肯尼亚*非洲见闻】

带木棍的马赛人【肯尼亚*非洲见闻】

带木棍的马赛人【肯尼亚*非洲见闻】

带木棍的马赛人【肯尼亚*非洲见闻】

带木棍的马赛人【肯尼亚*非洲见闻】

带木棍的马赛人【肯尼亚*非洲见闻】


  此外,马赛人都随身携带一根圆木或长矛用于防身、赶牛。由于长期形成了习惯,即使进城逛街也不离身。据说这是政府特许,别的人是绝对不可以这样做的。

带木棍的马赛人【肯尼亚*非洲见闻】

带木棍的马赛人【肯尼亚*非洲见闻】

有关资料取自百度                    摄于2016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