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国之渡”【肯尼亚*非洲见闻】

我们在肯尼亚的马赛马拉草原的国家公园里乘着“丰田巡洋舰”巡游狩猎。爱德华富有经验,他在中午时分把车开到了马拉河边,这时河边已经停泊了不少前来观看角马的车子。

成千只角马在对岸徘徊,观察着河中的动静。我们耐心地等待着,足足有半小时之多。河的这一边虽说有很多河马呆着,但河马是食草动物,与角马是没有利害冲突的。但角马不停地冲下河岸边,就是不肯下河。

从肯尼亚南部到南非、从莫桑比克到纳米比亚再到安哥拉南部等几乎所有的国家公园都有角马,因为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在非洲的热带大草原上黑尾角马的数量最多。
角马,属于牛科的狷羚亚科的角马属,是一种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大型羚羊。
在非洲广阔的草原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大型动物,角马是其中的一种,角马长得像牛,却不叫角牛。而称角马。按现在流行语说,顡值不高,长了很丑。角马生活在非洲的东部和南部。雨季期间,雨水充足,广阔的草原上散布着一匹匹非洲角马。但到了旱季,为了生存,非洲角马不得不离开这里,成群结队地去寻找食物,每天要走48公里。但是,非洲肯尼亚的马拉河拦住了它们迁徙的去路。每年的10月份,角马聚集起来,数量多达150万头,从3000公里外的坦桑尼亚迁徙到这里。

突然间,有数只勇敢的角马冲下河里朝我们这边游来,紧接着,大量的角马蜂拥而至,跳下河,奋勇向前游来。

角马们只要渡过这条马拉河,进入水草丰美空间,生存后的种群发展就有了希望。但是,马拉河中有几种动物是角马们在渡河时必然要遇到的杀手:即是世上最大、最为凶残的尼罗鳄,还有狮群和鬣狗也在虎视眈眈。每年的10月份和次年的3月份,马拉河都会上演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狂野、惊险和悲壮的瞬间被演绎得淋漓尽致,一小部分弱势的角马为了种群的发展而丧命九泉。但是,无论征途有多艰险,角马依然坚忍不拔,为了种群的生存与发展前赴后继。但我仔细观察下来,今天这一段河流,没有角马的天敌,对它们而言,只须小小的勇气,敢于跳下河向前游就是了。

有的人说河马也是角马的杀手,我看不然。当角马就在不少河马身边游泳而来之时,没有一只河马向角马发动攻击,有点视若无睹的姿态。看图即知!

在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公园,为寻求水源和青草,数以百万计的食草动物从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向肯尼亚的马赛马拉迁徙,约150万只角马是其中的主力。途中它们需要渡过鳄鱼出没的马拉河,这一壮观场景被称为“天国之渡”。

无数角马争先恐后向马拉河岸冲去,其后蹄扬起的尘土影响了我们的视线。

角马生活在非洲广阔的草原上。雨季期间,雨水充足,角马栖息在广阔的草原上。但到了旱季,为了寻找新鲜的草料,非洲角马不得不离开这里,它们聚集起来,数量多达150万头,成群结队地去寻找食物,每天要走48公里。

真是奋勇当先,一往无前。


角马是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大型羚羊
,长得牛头、马面、羊须。头粗大而且肩宽,很像水牛;后部纤细,比较像马;颈部有黑色鬣毛。全身有长长的毛,光滑并有短的斑纹。全身从蓝灰到暗褐色,有黑色的脸、尾巴、胡须和斑纹,颜色也因亚种、性别和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角马个头硕大,体重可达270公斤,一般寿命都在15到20年左右。

一幅极为壮观的“天国之渡”画面!

角马喜欢群居,群体是它们在自然界生存的法则。在水草丰美的雨季,通常它们10-20只左右结成一个家庭团体,自由生活,生儿育女;在食不果腹的旱季,角马会自觉地组合成几十万只,甚至上百万只的大团体,团结在一起,长途奔袭,寻找新的草场。角马鼻子特别灵敏,不仅能到闻到狮子、猎豹等天敌的气味而且能够嗅出远方雨水的气息,从而找到好草场。角马在自身独有的特性上显示出极强的耐受力。

胜利登岸,向着水草丰盛的马赛马拉草原奔去。

尽管旁边有着数十辆车子,角马还是义无反顾地向前冲去。

我仔细再观察一下河中,呵呵,没有鳄鱼,竟然会有一只角马漂浮在水上,死了?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嘛。估计此角马的死是踩踏所致。过河时的秩序也差了点。

另有一只角马在对岸河中拼命地想爬上岸,看不出河里有什么情况,似乎不象有鳄鱼出现。但从角马的“拼命往上爬”的情形来说,肯定是生死攸关的事。好在它终于上岸。

有文章说道:
角马明明知道马拉河里有凶恶的尼罗鳄和河马,为什么不从较浅且没有尼罗鳄和河马的地方过河,而是依然选择以前的路线呢?这不是找死吗?这便是人类困惑的地方,为什么呢?
答案是这样的:角马知道河浅处没有尼罗鳄和河马,从那里过河可以说是很安全的。但是角马也知道,马拉河像今年这样的情况难得一见,很多角马一辈子也遇不上。如果角马尤其是那些年幼的角马选择了从较浅处过河,并顺利到达对岸,那么次年3月,它们又要回来,再经过马拉河时,面对成群的尼罗鳄和河马,它们还敢过河吗?年幼的角马是角马种群繁衍生息的希望。它们过不了河就意味着死亡,那对整个角马种群意味着什么呢?所以,角马必须要教育年幼的角马放弃那“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意识和举动,选择始终贯穿角马生命的危险———与尼罗鳄和河马的抗争,以免丧失了抗争命运的本能。
而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文明,同时给自己的生存设置了发展的障碍。不是吗?通过丛林法则后的原始积累,在饱食终日中歌舞升平,富有者为了子嗣的利益,把所有能想到的生存条件营造好,有些孩子除了享受,恐怕其他技能都已经退化,一旦离开炫耀的依仗,就只有随风而去的份了……
面对残酷的生存环境和不可预测的潜在风险,角马的生存法则给予人类以启示:为了更好地迎接自然选择,为了人类的前景与发展,在复杂多变的空间中,向角马学习在恶劣环境中与大自然抗争的能力和智慧,才能以实力迎接残酷的挑战。角马作为生物界的弱者,面对凶险的生存环境而繁衍至今,就是靠生存法则而战胜强有力的对手。这便是角马过河的故事给予我们的启迪。

有关资料来源网络
摄于2016年7月29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