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惊悚而恐惧的莫西人【埃塞俄比亚*非洲见闻】

标签:
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奥莫谷地唇盘族人奇风异俗杂谈 |
分类: 阿非利加洲 |
令人惊悚而恐惧的莫西人
【埃塞俄比亚*非洲见闻】
到金卡镇的第二天一早,司机便驱车57公里的山路,足足开了两个小时多才到了大名鼎鼎的莫西人的住地。在金卡镇口上来一个当地的导游,中途又上来一个背枪的莫西族青年人。到了目的地后,我们一下车,便有不少莫西人拥了上来,要我们拍照,当然要给钱的。我给了导游100比尔(相当于人民币33元),叫他给我兑换一些零钱。
到那里,主要是观看令人惊讶不已的莫西族(Mursi)。莫西族,女人把下嘴唇拉长透空,用泥做的盘子填充支撑,把嘴唇撑得很大,形成了大盘子嘴的奇景。因此,她们又被称之为唇盘族。
莫西族是游牧部落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他们用茅草、树枝搭房,牛粪抹墙,房子十分矮小,室内简陋。房屋旁由三石垒灶,击石起火。莫西人靠狩猎、放牧为生,也刀耕火种式种植农作物。他们基本上还保持着以物易物原始的交换原则,靠猎物、牲畜、农产品,陶器等去换取他们生活的必需品。埃塞政府已专门规划了莫西人的生活区域,并设立了管理部门。将他们的生活区域划为国家公园,鼓励外国游客去参观旅游。
下图是两个小姑娘要我拍照,她们没有唇盘撑大的嘴唇,但脸上涂绘了各色花纹和图案。拍这样一张照片,给了她们每人5比尔(相当于人民币1.7元)
摩西族,女人把下嘴唇拉长透空,用泥做的盘子填充支撑,把嘴唇撑得很大,形成了大盘子嘴的奇景。因此,她们又被称之为唇盘族。
这里的女子有着独特“唇盘”装饰,她们以唇部畸形为美,没有唇盘的女性难以找到理想夫婿。如今,奥莫山谷的宁静将被全球化潮流打破,越来越多的部落女性开始选择放弃传统的唇部装饰风格。
带着唇盘装饰的奥莫山谷女性,女人和孩子身上都绘有传统纹饰。在南部埃塞俄比亚,女人们移除下颚牙齿,穿透下唇,并用陶土唇盘扩大唇部。耳部也相应地穿孔并戴有扩大耳垂的圆盘。
莫西族少女长到10多岁时,就会穿透下嘴唇,往嘴唇里放盘子,称为唇盘。唇盘直径大小不一,最大可达到25cm。所置盘子愈大,谓之最美,也可获得更多的女儿出嫁时的财礼。唇盘越大,姑娘的身价也越高。唇盘最大的姑娘,其父母可得到50头牛的财礼,一下就成了富翁。唇盘成了致富的手段。
盘子型号不同,是用泥土烧制或木块做成。放唇盘前,要用刀将下嘴唇和牙龈之间切开,使下嘴唇与齿根分离。然后,先放一个小盘子把切开的口子撑开,使其不再长回去。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更换大的盘子,嘴唇就会越撑越大,最大的嘴唇能翻到头上把脸包住。这个痛苦的过程伴随着女孩成长为妇人。
下图那妇人嘴上取掉了圆盘。下嘴唇垂了下来,还能看出其塞入圆盘时的空隙。
唇盘平时放在嘴唇里,吃饭、喝水、抽烟时摘下。据说,莫西族唇盘是地位的象征,只有身世显赫的女人才有资格佩戴。出身低微的女人没有佩戴唇盘的资格。
莫西女人为什么要在嘴唇里放这种奇特的盘子呢?有资料记载,阿拉伯人入侵埃塞时,莫西女人为了避免被凌辱,或抢去作奴隶,就把自己弄的很丑。有探险家认为,这种风俗是毁容。心理学家则解释说,人类有一种自残的本能,自残的潜意识是要显示自己的存在和与众不同,保护自己不被历史淹没。而奥莫人自己对此风俗的说法也褒贬不一。有的说,姑娘到了结婚的年龄割唇是为了显丑,使邻近部落的男子看到她们后恶心、讨厌,绝了他们不正当的念头。有的则说,姑娘那样装饰,才能显出莫西姑娘标准的女性美。
莫西女人大多赤裸着上身,除了大盘子嘴之奇观外,她们还在身上、脸上涂抹花纹;用树枝、粗皮、贝壳、牛角等装饰自己。
这是他们的家园,我们没有去看,远远望一下。因为走近去看,也会不堪一睹的。
莫西人男子喜欢在身上绘花纹。他们都有AK-47s冲锋枪,以防止外族抢夺他们珍视的牛群,或陌生人非法入境。
部落的装饰风格正在顺应“潮流”接受改变,传统的唇盘和纹身正在被棒球帽和足球T恤替代。部落之间仍然保持着古老的争端与矛盾,只不过如今“鸟枪换炮”,战火燃起时战士们更喜欢背一把苏制的卡拉什尼科夫手提冲锋枪。
这是一个莫西女人在背着孩子干活,磋磨着玉米。开始没有戴圆盘,见我们要拍照,便戴了圆盘。旁边站着的便是莫西族背着AK-47枪支的男人。
在碎石公路上遇见了一些裸体的男孩(其实也不小了),全身涂满了图案和花纹。他们很希望我们拍照,可以得到一些钱。我们也只能小小地满足其中的几个人,拍了几张照片,给钱走人!
莫西人不但嘴唇上放盘子,而且还把耳朵拉长透空,放进盘子为美。耳盘越大也越美丽。这是两个在回途中遇到的莫西姑娘,下车拍了照片,给了她们钱,算作扶贫。
资料取自网络 摄于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