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剥皮寮老街【台湾环岛行】

标签:
环岛自由行台北市台湾省剥皮寮历史街区历史遗址杂谈 |
分类: 天朝神州 |
艋舺剥皮寮老街【台湾环岛行】
艋舺剥皮寮老街是台北最具历史的一条老街。当年运往福建的杉树都要在这里剥去树皮并装船,所以剥皮寮的名字由此而来。如今因为有乡土教育中心的存在,使得这条老街重新焕发了生机。
1799年清嘉庆四年,初见此地名为“福皮寮”。清道光年间直至清末,老街被称为“福地寮街”。日据时代则称为“北皮寮街”,台湾光复之後才出现俗称的“剥皮寮”。 .因为该长约数百公尺的街道於1945年之後列为老松国小的校地预定地,且不能增建改建,因此意外被完整保留。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於2003年8月成立剥皮寮古迹保存再利用的经营团队——台北市乡土教育中心。
2010年上演的国片电影《艋舺》,除了描述万华以前的黑道、色情、赌博之外,也让大家了解到万华是以前台北的重要商业发展中心。
2004年,该街东段部分整修成历史街道区;紧邻该国小的西段部分,则于2009年完成修复。
今日的剥皮寮已无人居住,原因是台北市政府耗资4亿多元新台币对老街进行多年整修,去年8月完工,作为游览、乡土教育和文艺活动
老街离台北香火鼎盛的龙山寺一步之遥,是清代艋舺水上货物运输要道,造就一时繁华。
老街离台北香火鼎盛的龙山寺一步之遥,是清代艋舺水上货物运输要道,造就一时繁华。
有关资料取自百度 摄于2016年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