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破神像见证千年风霜【埃及之行】

古代埃及底比斯阿蒙神庙-卡尔纳克神庙。始建于中王国时期,新王国时期开始大规模建筑,至希腊人统治结束。主殿有十分壮观的柱子,柱身和墙壁上满是雕刻和象形文字铭文,著名的《图特摩斯三世年代记》、拉美西斯二世有关卡迭什战役的情况和铭文就刻在这些柱子和墙壁上,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资料。

埃及中王国及新王国时期首都底比斯的一部分。太阳神阿蒙神的崇拜中心,古埃及最大的神庙所在地。在开罗以南700千米处的尼罗河东岸。

由于中王国和新王国各朝都是从底比斯起家而统治全国的,底比斯的地方神阿蒙神被当做王权的保护神,成为埃及众神中最重要的一位。这里的阿蒙神庙也成为全国最大最富有的神庙。






埃及卡尔纳克神庙柱厅(公元前14世纪—前13世纪),古埃及人由于崇奉太阳神“拉”和地方神“阿蒙”,所以,各地为“拉”和“阿蒙”神建造了许多神庙。位于今开罗南面约六百多公里的卡尔纳克阿蒙神庙,便是其中最著名的。阿蒙神庙占地24.28公顷,由许多部分所组成。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大柱厅。该厅长366米,宽110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有六道大厅,134根石柱,分成16排。中央两排的柱子最为高大,其直径达3.57米,高21米,上面承托着长9.21米,重达65吨的大梁。其他柱子的直径为2.74米,高12.8米。在柱顶的柱帽处,可以安稳地坐下近百人,其建筑尺度之大,实属罕见。站在大厅中央,四面森林一般的巨大石柱,处处遮挡着人们的视线,给人造成一种神秘而又幽深的感觉。虽然由于年代的久远,致使神庙已破败不堪,然而,透过那仅存的部分,人们依然能够感受和想象到卡尔纳克神庙当年的宏伟壮丽。


在公元前1567年开始的古埃及新王朝,每天清晨,法老和他的臣民都要到卢克索的卡纳克神庙前迎接太阳的升起,迎接他们心中最崇敬的神灵从睡梦中醒来,这就是阿蒙-瑞神 ———卢克索的地方神阿蒙和太阳神瑞的结合体。在古埃及人心目中,一岁一枯荣的农耕收获和富足恩爱的生活都仰仗这位神明的恩泽。同样,人们只接受由阿蒙- 瑞神所授权的法老作为国家的领导者。



早晨,通红的阳光仿佛来源于卡纳克神庙中的方尖碑。光线爬过高大的塔门,先是染红多柱厅“盛开”的莲花大圆柱,然后投射在拉美西斯三世的神殿上。可以预见,再过一会儿,阳光将移到排列整齐的狮身公羊头像上,那是阿蒙-瑞神的化身之一,每只狮身公羊头像下都站立着一个小小的法老,接受着神的庇佑。


最神奇的要数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的方尖碑,高30米,重320吨,也不知它是怎么从阿斯旺的山体上分离出来,又如何在卡纳克神庙竖起的。中国古代文人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古埃及人则做到了塔不惊人死不休,庙不惊人死不休。卡纳克神庙之所以如此著名,不仅因为它的壮丽,而且因为它的建筑元素,例如大圆柱和轴线式设计,先后影响了希腊建筑和世界建筑。


历经沧桑的卡纳克神庙最让人着迷的是刻在柱上、墙上、神像基座上优美的图案和象形文字。有战争的惨烈,有田园生活的幸福,有神灵与法老的亲密……这是石刻的历史,连环画似地告诉你一个遥远而辉煌的过去。


有关资料文字取自网络
摄于2015年12月20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