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陆城门并峙气势雄伟之“盘门”

(2015-04-04 03:30:49)
标签:

美景

名胜古迹

苏州

自由行

盘门

杂谈

分类: 天朝神州

水陆城门并峙气势雄伟之盘门

水陆城门并峙气势雄伟之“盘门”

 

盘门始建于春秋吴国阖闾元年(公元前514年)。虽经历代多次改筑,但位置基本未变。由于吴国在辰位,越国在已位,因此刻林木作蟠龙镇北,面向越国,以示吴国征服越国之意,故名蟠门。后因水萦回交错,改称盘门。历史上盘门一带的繁华仅次于阊,胥二门。盘门是苏州仅存的古城门遗迹,其水陆城门并存在全国已绝无仅有。今城垣是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所建。相传,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曾绕城巡视,并登城楼眺望。


水陆城门并峙气势雄伟之“盘门”

水陆城门并峙气势雄伟之“盘门”

水陆城门并峙气势雄伟之“盘门”

 

 瑞光寺塔始为三国时代吴国赤乌十年(公元247年)孙权普济禅院内所建造。宋宣和间(公元11191125年)修建时,朱励把塔改建成13层的天宁万寿宝塔。因塔现五色光,易寺名为瑞光禅寺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改建为七层。寺毁于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仅存瑞光寺塔傲然耸立。


水陆城门并峙气势雄伟之“盘门”

水陆城门并峙气势雄伟之“盘门”

水陆城门并峙气势雄伟之“盘门”

   瑞光寺塔的砖砌塔身高4442米。为八面七层,形体古朴,是砖木结构阁楼式塔的典型建筑,塔顶有层檐。塔由外壁、回廊及塔心组成。塔体由下向上逐层收缩,使轮廓微成曲线,古朴秀隽,保存了唐宋多层塔的风格和结构特点。


水陆城门并峙气势雄伟之“盘门”

水陆城门并峙气势雄伟之“盘门”

水陆城门并峙气势雄伟之“盘门”

水陆城门并峙气势雄伟之“盘门”

 

 现存的盘门与南宋《平江图》碑所绘,方位相符,总体布局和建筑结构基本保持元末明初旧观,水陆两门南北交错并列,总平面呈曲尺形,朝向东偏南10度,是苏州现今唯一保存完整的古水陆城门。


水陆城门并峙气势雄伟之“盘门”

水陆城门并峙气势雄伟之“盘门”

 

盘门水陆城门并峙气势雄伟。陆城门分内外两重,内外两道城垣构成迷长约20米的方形瓮城。古时战守,诱敌至城下,从城上放箭、坠石,宛如瓮中捉鳖,全歼入侵之敌人,内城门北面左侧有和条坡度约为20度的城墙跑马道,直抵城墙顶上的一座由巨砖铺铺成的宽阔平台。在此能看到整个陆门、水门、瓮城面区和结构的全貌。为适应古代防御战而设置的锯齿形雉碟、女墙、射孔、闸口、关石、开井(防火用的设置)及眺望台俱在。正在的城楼是1986年重建,飞檐翘角,巍然耸立。城楼前方。架着三尊土炮。重现昔日吴都的风貌。


水陆城门并峙气势雄伟之“盘门”

水陆城门并峙气势雄伟之“盘门”

水陆城门并峙气势雄伟之“盘门”

水陆城门并峙气势雄伟之“盘门”

 

 瑞光寺塔傍近盘门吴门桥,大运河之滨,日夜照影于东流的大运河上。曙光初临,万道霞光齐射塔身,还是暮色苍茫,落日余辉照映塔顶,瑞光寺塔都是灿烂辉煌。如循梯登塔,临空远眺,天际白云悠悠,大地碧绿如海,江南水乡风景如画,吴中风物尽收眼底。


水陆城门并峙气势雄伟之“盘门”

水陆城门并峙气势雄伟之“盘门”

水陆城门并峙气势雄伟之“盘门”

            摄于20141117               有关文字资料取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