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康熙的景陵【独行津冀吉辽】

(2014-07-25 03:34:46)
标签:

风水宝地

世界文化遗产

遵化

景陵

康熙皇帝

杂谈

分类: 天朝神州

康熙的景陵【独行津冀吉辽】

康熙的景陵【独行津冀吉辽】

 

     景陵是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帝的四位皇后及后妃的陵寝,位于唐山马兰峪清东陵昌瑞山脚下,孝陵东侧1公里处。该陵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十日动工,康熙二十年(1681年)完工。


康熙的景陵【独行津冀吉辽】

 

 

    景陵石像生的布置有别于清代所有帝陵,自五孔桥至牌楼门段的神路由于地形的影响而呈弯环的曲线,无法像其它陵寝际样对称布置,于是当时的建筑设计人员就根据神路走向顺地制宜随曲就弯地进行设置,一改其呆板的模式而呈现出灵活多变、步移景换言之的效果,体现了当时人们的聪明和才智。

    


康熙的景陵【独行津冀吉辽】

 

     景陵是清五朝在东陵界内营建的第二座皇帝陵,其建筑规模稍逊于孝陵,建筑规模总体上是以孝陵为蓝本,但局部又有所改创。如圣德神功碑亭内立双碑;石像生缩减为5对;改龙凤门牌楼门等。景陵在葬制上也有重大变革,开创了先葬皇后,附葬皇贵妃的制度;另外还摒弃了尸体火化入葬的传统而改为土葬。景陵的建筑风格及丧葬形式大多为后世所效仿,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康熙的景陵【独行津冀吉辽】

康熙的景陵【独行津冀吉辽】

 

     不知什么原因,景陵后半部的内容被拦住不让进,无法看见。


康熙的景陵【独行津冀吉辽】

康熙的景陵【独行津冀吉辽】

康熙的景陵【独行津冀吉辽】

康熙的景陵【独行津冀吉辽】

康熙的景陵【独行津冀吉辽】

康熙的景陵【独行津冀吉辽】

康熙的景陵【独行津冀吉辽】

康熙的景陵【独行津冀吉辽】

 

     景陵背靠昌瑞山,南望象山,峰峙山川,山水交映可谓是景物天成堪称一处上吉佳壤但当时的风水家并不知道景陵处于地质断层地带上,一旦受到地震的影响很可能导致地宫石券走闪,石构件断裂。这样的情况在其孙子乾隆皇帝裕陵地宫中就曾发生过。裕陵比景陵晚建67年,但也和景陵一样裕陵也处于一个地质断层地带上。

     嘉庆四年(1799年)也就是裕陵建成的47个年头在裕陵地宫的第一道石门上的月光石就出现了两道裂缝,嘉庆皇帝在乾隆皇帝入葬后立即在石门下支起了两根石柱。到二十世纪70年代,这两道裂缝不仅越来越严重,同时又发现第二、第三道石门的上门槛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裂缝(因第四道石门上门槛是铜的,所以未出现裂缝)。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在三个门口共支顶了10根石柱。支顶石柱子后的16年来的事实表明,裂缝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如果不支顶这些石柱,其后果可想而知。景陵所在的地段是比裕陵更为严重的地质断层地带,裕陵地宫尚且如此严重,比裕陵又早建67年的景陵地宫又当如何?


康熙的景陵【独行津冀吉辽】

康熙的景陵【独行津冀吉辽】

康熙的景陵【独行津冀吉辽】

 

     清朝皇陵中的圣神功碑亭是由嗣皇帝兴建的,用以彰扬先皇一生的功业,景陵圣德神功碑亭建于雍正三年至雍正五年(1725-1727年)。按照雍正皇帝的意愿,亭内竖立了两块石碑,分别镌刻满文、汉字,用以记述康熙大帝60多年的赫赫功德。碑文由雍正皇帝亲自撰写,长达4300多字,是后世研究康熙朝历史的珍贵史料。


康熙的景陵【独行津冀吉辽】

康熙的景陵【独行津冀吉辽】

 

     景陵北依昌瑞山,建筑布局由南往北依次为:圣德神功碑亭、五孔拱桥、望柱石像生下马碑神厨库牌楼门神道碑亭二柱门、台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宝顶下是地宫。这些大大小小的建筑以一条宽9.70米的神路贯穿成一个完整的序列,该神路南与孝陵神路衔接,北端直达宝城,弯环如龙,盘曲有情。


康熙的景陵【独行津冀吉辽】

康熙的景陵【独行津冀吉辽】

有关资料取自网络                           摄于2014/6/2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