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古镇-呈坎【徽州行】

呈坎,原名龙溪,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宋代的著名理学家朱熹曾称赞其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古镇中的居民几乎全部是“罗”姓,据说从南宋到清末,这个“罗”姓家族共有进士20多人,举人40多人,同知、知府、知州、通判等州官80多人,监生、太学生300多人。

白墙青瓦的徽派风格建筑开始展露出它沧桑而神秘的面容


古老的徽州人民使用的青砖和一种特殊的黏合材料,据说这种材料是用鸡蛋清,糯米粉和石灰粉三种材料混合而成,凝固后任凭千年的风吹雨打也难以被侵蚀。徽州古建筑能够屹立至今,这种建筑材料功不可没。古徽州人民的智慧,让我们有幸能够在今天仍能一睹千年前的建筑风采。



呈坎是中国独一无二的、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古村落,有震惊世界的宋、元、明、清几个朝代,有着很高历史研究价值的古建筑群体。呈坎现有人口2800多人,700多户,但75%还是罗姓,他们仍同宗同族,聚族而居,代代相传,是典型的徽州古村,现有原宋代建筑二处,元代二处,明代建筑23栋,清代建筑130多处。呈坎是我国现存皖南民居、明清建筑最集中,最富特色,最具有观赏价值的村落之一。


由于历史上交通闭塞,呈坎自古以极少受到战争劫难。所以,这里的古民居星罗棋布,古民居、古祠堂、古桥、古徽雕(砖、木、石)古屋、古亭、古台、古楼阁、古井、古文化遗址等,古迹众多


呈坎五街大体平行众川河延展,呈南北走向,小巷与大街垂直,呈东西走向。街巷全部由花岗条石铺筑,两侧民宅鳞次栉比、纵横相接、排列有序、青墙黛瓦、高低错落、黑白相间、淡雅清秀、长街短巷、犬牙交错、宛如迷宫、漫步街头、一步一景、步移景异、无处不景、人在画中、其乐无穷

“彝伦悠叙”匾长度6米,宽2.5米,在我国历史上被誉为“匾中之王”“天下第一匾”的称号,它是我国古匾中现今保存最大的木匾,为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所题。


到呈坎您能看到古老的徽州人因一个村落建村时的选址、择地,民居建房时的屋基地选址、大门的朝向,水系、风水、八卦定位等对一个村落和一个家族的兴旺与败落有着密切的联系,给你带来一种神秘感,一种人生必然的追求和向往。


呈坎,被理学家朱熹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今天又被国内外诸多名专家学者冠为:“中华八卦经典、徽州风水宝地”它是我国著名的“国宝之乡”。
有关资料取自网络
摄于2014年6月1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