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普卡帕老皇宫【土耳其】

托普卡帕宫(土耳其语:Topkapı
Sarayı,奥斯曼土耳其语:طوپقپو
سرايى)是位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一座皇宫,自1465年至1853年一直都是奥斯曼帝国苏丹在城内的官邸及主要居所。托普卡帕宫是昔日举行国家仪式及皇室娱乐的场所,现今则是当地主要的观光胜地。托普卡帕宫翻译过来成为“大炮之门”,昔日碉堡内曾放置大炮,故以此命名。

征服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的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在1459年下令动工兴建托普卡帕宫。皇宫由四个庭院及其他矮小的建筑物组成,昔日有大约四千人居住,以往的皇宫覆盖著一个广大的海岸地区。在多个世纪以来,皇宫经过扩建和整修,例如1509年的地震及1665年的火灾后,皇宫都进行过维修。


奥斯曼帝国在1921年灭亡。1924年4月3日,托普卡帕宫在政府政令下变成帝国时代的博物馆。托普卡帕宫博物馆由文化旅游部管理。[1]皇宫里有大量的屋宇和厅堂,但现今只有最重要的部分开放给公众,皇宫由部门的职员以及土耳其军方的武装守卫把守。托普卡帕宫是奥斯曼建筑的代表作,包含大量的瓷器、官服、武器、盾牌、盔甲、奥斯曼的缩画、伊斯兰的书法原稿、壁画以及奥斯曼的珠宝宝物。


托普卡帕皇宫在土耳其古都伊斯坦布尔的欧洲部分、黄金角海湾南岸一个叫“皇宫鼻”的山顶上。“皇宫鼻”像一小半岛伸入海中,右前方为广阔的马尔马拉海,左前方是博斯普鲁斯海峡入口处,景色绮丽。托普卡帕故宫是奥斯曼帝国鼎盛时期,25
位苏丹寝住过的宫殿,1478
年建成,作为皇宫达 400 年之久,是奥斯曼时期宫殿建筑的杰出典范。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以后,将这座王宫改为博物馆。




1453年,君士坦丁堡沦陷,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在废墟里发现了庞大的君士坦丁堡大皇宫。奥斯曼的宫廷遂在君士坦丁堡大皇宫的基础上建立旧皇宫,即现今伊斯坦布尔大学的所在地。[2]苏丹后来寻找一个更佳的地点,于是选择了古老的拜占庭卫城,于1459年开始动工,是为新皇宫,以之前那一个皇宫。在十九世纪才称为托普卡帕宫。


穆罕默德二世制定了皇宫的基础设计,他以萨拉基里奥角的最高点作为私人宫殿及内部建筑的地点,其他的建筑及楼亭则围绕着皇宫的核心往低处伸延到博斯普鲁斯海峡。整个皇宫都被高墙包围,部分高墙是拜占庭卫城所遗留下来的,这设计作为日后修缮及扩建的雏型。


托普卡帕宫是一个博大的综合体,在结构上并非独立统一的。各式低矮的建筑环绕庭院,以回廊及通道互相连结。超过两层高度的建筑物不多,树木、花园及水池散布其中,让居住在皇宫里的人耳目清新,还提供休憩用地。建筑物都围着庭院,人们都以庭院为中心生活。门窗都向着庭院,拥有开放的环境,在夏季时能提供清凉的空气。


这座宫殿占地 70 万平方米,四周有
5 公里长的宫墙环绕。整个宫殿有 7座大门

关于土耳其,的确是个令人神往的国度。在这块土地上,数千年来,上演了无数的历史大剧,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
今天的土耳其人,是奥斯曼帝国的子民,是突厥人的后裔,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信奉的是伊斯兰教,与600年前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无论从人种上说,还是宗教信仰上说,还是语言,都是毫不相干的,用上海话说“是浑身不搭界的”。带着疑惑,我问了精通汉语的土耳其导游,“你们学校的历史是怎么教的?”,导游一下子怔住了,稍稍等了一会儿,他答说“我们土耳其中学教历史是从奥斯曼帝国教起的,大学文科生才学600年以前的事。”呵呵,原来如此。


托普卡帕皇宫与邻近的其他历史遗产同属“伊斯坦布尔历史地区”,该区在1985年成为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世界遗产,托普卡帕宫被描述为“奥斯曼帝国时期皇宫的表率。”

有关资料取自网络(谢谢作者)
摄于2014年3月1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