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馆

河南博物院创建于1927年,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当时馆址位于开封,1961年迁至郑州,1998年河南博物院新馆建成开放。展馆面积1万余平方米,馆藏文物14万件。院区整体布局结构严谨,取九鼎定中原之寓意,中央为主展馆,建筑形式气势雄浑,充分体现出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特色。作为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是了解河南、感知河南的文化殿堂。

河南博物院,一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国家级的大型现代化综合博物馆,国家四大博物院之一,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就藏品而言,除故宫博物院(北京、台北)外,河南博物院当属第二,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

河南省博物院是中国近代较早创立的博物馆,自民国十六年在冯玉祥的主导下建立,距今已有八十多年历史,抗日战争期间,河南博物院的部分珍贵文物几经辗转最终被珍藏在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馆址几经变更,旧址位于开封市龙亭区三胜街31号,新馆于1997年开放,馆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整个院区绿草成茵,环境幽雅,馆中有园,园中有馆,展厅内部陈列精致,文物荟萃。



河南博物院是一个功能齐全的现代博物馆,它包括广场、序幕大厅、基本陈列馆、专题陈列馆、临时陈列馆、文物库房、学术报告厅、电教楼、观众参与和娱乐厅、观众餐饮茶座、观众休息厅、贵宾接待、河南博物馆室、纪念品商场、广播室、计算机中心、文物保护中心,图书资料馆和培训服务楼等部分。建筑群外部还设计有40%左右的园林绿地,形成“馆中园、园中馆”的优美格局。

主馆后为文物库房。整个建筑群设计以雄浑博大的“中原之气”为核心,线条简洁遒劲,造型新颖别致,风格独特,气势恢宏,堪称一座凝聚着中原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不可多得的标志性建筑。

河南博物院主展馆位于院区中央,其主体建筑由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遗址——河南登封的元代古观星台为原型,经艺术夸张演绎成戴冠的金字塔造型,其底部为长63米的正方形,高45.5米,内部设计五层,其中地下一层。冠部为方斗形,上扬下覆,取上承“甘露”、下纳“地气”之意,寓意中原为华夏之源,融汇四方。外部墙面为土黄褐色,取中原“黄土”“黄河” 孕育了华夏文明之意,主馆正面从上至下有浅蓝色的透明窗与自上而下的透明采光带,具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气势。

有关资料来源网络
摄于2013年6月21日
我与LD将去旅行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回访各位博友少了,请见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