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山

标签:
上海旅游风景建筑山文化摄影杂谈 |
分类: 魔都风情 |
上海的山
因为是处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一马平川,上海这个地方是几乎没有山的。仅在松江区有几座高不过百米的小山,这对处在城附近有山的朋友们看来,是不屑一顾的。但我们上海人却视这几座山为宝,一是物以稀为贵,二是松江区古称华亭,是上海的根。
我们老年骑游队乘着秋高气爽之时,上周四(29日)到松江的天马山及其他山附近溜达一圈,估计来回行程在100公里以上。
天马山古称干山,传说春秋吴国干将铸剑于此而得名。天马山山势陡峭,山体脊线近东西方向,山形如一匹展翅欲飞的天马,今称天马山。天马山是佘山九峰十二山中山林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一座山,山林面积1433亩,海拔高度99.8米。天马山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旧时为佛教胜地,山上多梵宫寺院。
现存倾斜的护珠宝光塔,建于北宋元丰三年,距今已有916年,为佘山乃至上海的一大奇观。北宋元丰二年(1079)由横山乡人许文全建,距今已有915年之久,塔七级八面,高20余米。塔身虽小,但屹立山间,奇峻挺秀。由于地基变动,使塔身逐渐朝东南方向倾斜。据1982年勘察,塔身已向东南方向倾斜62°51′52″,塔顶中心移位2.27米。塔身倾斜达6度53分,斜度超过意大利比萨斜塔,号称“天下第一斜塔”。
西佘山海拔97米,著名的佘山天文台和地震台也位于西佘山。佘山圣母大殿,是与法国罗德圣母大殿齐名的天主教堂,也称远东圣母大殿。该堂于1871由法国传教士始建。1935年落成。它集多种建筑风格于一体,采用无木无钉无钢无梁的四无结构,堪称不对称的典范。从20世纪40年代起即为世界闻名的天主教圣地,也是国内天主教最主要的朝圣地。佘山前二天刚被评为沪上新八景之一:"佘山拾翠"!
佘山地区宗教历史流长,文化灿烂,该地区汇集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道教,一百多年来这里更是东南亚地区的天主教圣地。西佘山是远东第一大天主教堂——佘山天主教堂和中国第一座天文台——佘山天文台的所在地。
辰山植物园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植物园,将于明年初建成.建成后将成为上海市标志性园区。以“绿环”为规划核心概念,形成围合的场地结构,配合原有水体的改造,形成山体、沉园、中心区、水域为主体要素的主体园区,并在“绿环”及环外区域形成温室、科研中心、科普中心及各类植物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