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头”式教堂
哈尔滨的圣.索菲亚教堂是闻名遐迩的,她那高耸的“洋葱头”式的屋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那就是俄罗斯东正教教堂的典范建筑样式。
其实,在上海也有东正教遗留的“洋葱头”式教堂建筑。其中,新乐路上的圣母大堂是比较有名的。皋兰路16号的原圣尼古拉斯教堂是我偶而经过时眼睛一亮发现的。
新乐路这里是原来的法租界,1932年,东正教上海教区主教维克托尔(白俄)向东正教徒和白俄侨民集资,在亨利路(今新乐路55号)建造东正教堂,也称圣母大堂。圣母大堂外形类似莫斯科救世主教堂,属于拜占庭式建筑,体现了俄罗斯民族形式的建筑特征。教堂的穹顶是以木构架支起的一层金属外壳包裹,浑圆而又饱满,底部略为收缩,状似洋葱。主穹顶高达35米,由4个小穹顶拱卫,蓝色的穹顶群和蔚蓝色的天空融成一体,显得端庄、肃穆。教堂的外形线条简洁,主体部分已近简单的多面体,正墙顶头露出拱顶尽端,这些半圆的尽端,使轮廓充满活力而又有变化,令人感到活泼舒展。现在在这里举办俄罗斯油画展,每周五免费开放观赏。
新乐路上的教堂

"洋葱头"式的屋顶巍峨壮观

仰视屋顶

教堂在新乐路的大门

已列为历史保护建筑

皋兰路16号的建筑称为圣尼古拉斯教堂,建于民国21年。
这是上海俄侨自建的第一座教堂,由俄侨著名建筑师设计,教堂是座拜占庭式的建筑,教堂正面向西,集中式正方形平面,上置一大四小葱花形穹窿顶,为典型俄罗斯古典风格。大堂内装饰富丽堂皇,镶嵌着一块用俄文、英文和法文镌刻教堂名称的大理石碑,有9个金色的圆顶与十字架。教堂内部陈设讲究,墙面由彩色瓷砖砌成,四壁及拱顶均饰有圣像。教堂可容纳400~500名教徒同时祈祷。现在皋兰路16号的早就改造成餐厅了。
皋兰路原教堂

这些教堂建筑流露出浓浓的俄罗斯建筑风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