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看呼和浩特 -----万里北国行之十七

(2008-09-04 09:26:34)
标签:

自驾游

旅游

杂谈

休闲

分类: 天朝神州

我看呼和浩特 -----万里北国行之十七

 

到呼和浩特市,也是我和LD到的第一个兄弟民族自治区的首府,象银川、乌鲁木齐、拉萨、南宁这几个自治区首府,我们还都没有光顾过。所以到达呼和浩特,还是感到新奇和兴奋。

呼和浩特地处阴山南麓,南濒黄河,周边为碧草千里、牛羊遍地的内蒙古大草原,自古就有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塞外草原风情。呼和浩特,蒙古语,其意思为青色的城市,简称为青城,这是一座建于明朝隆庆六年(1572年)的草原之城,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自治区的首府之所在。也是国务院确定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随着岁月的流逝,这里留下了两千多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走进呼和浩特,感到这个城市还是蛮新的,蓝天白云下道路宽阔,车水马龙,人群熙攘。马路两边的楼房显得很有蒙古特色,屋顶上不少都有类似蒙古包式的圆顶,墙面饰以色彩鲜艳的各种图案花边。有驴友说,呼和浩特一点也不象一个蒙古族人的都市,他的理由就是在呼市内很难看到蒙古族打扮的人。我认为,看一个城市的风韵,服装当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如到一些古城古镇,那岂不是要有人穿古装才好呢!

 

我看呼和浩特 <wbr>-----万里北国行之十七

                      新华广场的一角

 

我看呼和浩特 <wbr>-----万里北国行之十七

                  鲜花丛拥中的新华广场

 

我看呼和浩特 <wbr>-----万里北国行之十七

             宽阔的马路  充满蒙古风情的建筑

 

我看呼和浩特 <wbr>-----万里北国行之十七

            这个建筑更显示呼和浩特的特色

 

我们在市内看了看大召、五塔寺、新华广场和一些主要景观马路,感到呼和浩特应该说是一个充满蒙族风情的城市。在神州大地城市类同化的今天,呼和浩特的别样风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看呼和浩特 <wbr>-----万里北国行之十七

五塔寺的建筑风格,它的奇特造型是我们从未见过的,据说在中国只北京还有一座相似的塔。五塔寺又名金刚座舍利古塔,这座挺拔秀美的古塔建筑形式源于印度,在坚实的金刚座塔身上耸起五座雕刻着众多佛像的宝塔,非常华丽。

我看呼和浩特 <wbr>-----万里北国行之十七

呼和浩特的召庙中,最负盛名的还是大召。 ,是专指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的寺庙而言的。它也是召城中最早的召庙,早在四百多年以前就已闻名塞外了。大召,蒙古语称伊克召”(“伊克汉译为”)。明代时,朝廷赐汉名弘慈寺。以后,清代又赐名无量寺,一直沿用到今。大召,建成于明朝的万历年间,它既是呼和浩特建的第一座召庙,也是内蒙古地区建的第一座喇嘛庙。

我看呼和浩特 <wbr>-----万里北国行之十七

                       大召寺前广场

 

我看呼和浩特 <wbr>-----万里北国行之十七

我看呼和浩特 <wbr>-----万里北国行之十七

             明清遗韵是大召寺旁的一个古玩街

 

我看呼和浩特 <wbr>-----万里北国行之十七

很多房屋顶上都是类似蒙古包样的圆形建筑,应该说是还蛮有民族特色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