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古城的韵味 ------万里北国行之十五

标签:
自驾游旅游杂谈 |
分类: 天朝神州 |
榆林古城的韵味
榆林是陕西省最北的一个地级城市。我从小就知道榆林这个地名,因为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住在上海的榆林区(后与杨浦区合并)。所以这次到榆林,给了我一个很特别的感觉,觉得挺诧异的,时隔五十余年后,我竟然跑到了这么一个边关古城。
榆林,这是一座有着古朴厚重的明清风味风貌的城市,它位于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处,拥有独特的地貌,因为城外有山酷似驼形,又被称为“沙漠驼城”,它又有美丽的无定河,两岸人口密集,水田众多,又被人们称为“塞上江南”;它的历史悠久程度更我惊异,它有着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迹,有着六千多年前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还有很多古遗址、古城堡、古庙等,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进入到了榆林城,我首先想到的是先去看看地处城北的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小飞开出市区五六公里,向东转了个弯进入了一条小道就到了。“镇北台”顾名思义就是威镇北方的意思,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是榆林巡抚涂宗浚为保护红山马市贸易设立的一个观察哨所。它是明长城最大的了望台,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台。与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共同称为“长城四大雄关”。临近仰望,一座四四方方的墩台,那种雄伟,那种沧桑和那份威慑,依然存在。镇北台东西有长城相连,共分四层。在第四层顶部中央,原建有砖木结构的了望哨棚,毁于清末。现在的镇北台是1990年重修的。
与镇北台相距不远的就是有塞上碑林称号的红石峡。红石峡又名雄石峡。东西对岸红岩对峙,杨柳成荫,长城穿峡而过,榆溪河奔腾其中.《榆林府志》上说:红石峡“山皆红石,环列若屏障,落日照之如霞起 ”,所以游人说,红石峡风景幽美,像是江南,又似仙境,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胜景。
红石峡内,东西石壁题刻极多,题词、题字、碑、碣大小多达160多块,似一天然碑林。诸家书法各放异彩,字大者达6米,小者不及寸,真、草、隶、篆俱全,更有少见的蒙文石刻。真是文采飞扬,堪称壮观。
看过了镇北台、红石峡,我和LD再返回到了榆林城里,漫步在榆林的老街,感觉时光倒流。那建于明清时代的衙署、庙宇、府邸、店铺等,就连一般的民居,也多是正宗的京式四合院。石子铺就的小路,灰色砖房的院落,木制门窗上的精美铜环……无一不透出古朴厚重的明清风貌,比起其他地方的古城毫不逊色啊。
尤其是重新包装的“一街”,一条长长的老街,两侧全是古色古香的平房,刻意保持着原貌。但这条街,最大的看点是七座跨街的骑楼,国内非常少见,有6座都是中国式的,只有一座钟楼是中西合璧,非常有特色。那个星明楼啊,万佛楼啊,也都很有看头。城门分别写着南控乌延,北临燕塞,不禁让人联想到古时候榆林是个边关重镇。
南门外的凌霄塔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九层楼阁式塔,平面呈八角形,高41米,矗立于八角形台之上。
塔身一至四层是宋代在唐塔残址上重修,全砖结构,其上各层则为金代重建,砖木结构。
和老街并行不远处,就是榆林的一条繁华的商业大街。我们也去走了走,体会一下榆林市民的日常生活。大街上商场遍布,人群摩肩接踵,非常热闹。几个新建的城市广场和莲池,漂亮异常。逛过老街新街,我们则就开始寻找饭店和旅馆了。
晚上,躺在床上,回想起那高大的镇北台、古老的红石峡、精致的楼阁、古朴的民居、幽长的小巷,深深为这充满明清风貌韵味的古城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