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窗3——田间管理——学习用四舍五入法试商》教材分析
(2011-11-24 18:39:53)
标签:
杂谈 |
分类: 电子教案 |
信息窗3——田间管理——学习用四舍五入法试商
1、情境图解读。情景图由上下两幅图组成,上图是郁郁葱葱的玉米地,下图是长势良好的棉花田。关于玉米地提供了施肥与除草的相关信息,棉花田正在进行喷灌式浇水,通过文字介绍可以了解浇灌方式的变化,同时也感受科技的进步以及节水意识的增强。
2、例题解读。本节教材共设3道例题。
红点1:用四舍法试商,商是一位数及除法的验算。 372÷62
红点2:用五入法试商,商是整十数,需要调商。
绿点:
巩固五入法试商,商是两位数,多次调商。
小电脑:用五入法试商,商是两位数,有余数。
3、教与学的建议。
(1)从田间管理的话题切入。教材自身的情景串为我们的教学提高了很好的延续性和故事上的铺垫。
1、上课伊始教师可以和学生交谈,前面我们研究了耕作和播种的问题,请想一想种子播到地里后是不是就等着收获呢?农民还需要做哪些事?这样学生自然而然会想到施肥、浇水、除草等田间管理的问题。
2、然后再出示情境图,欣赏画面的美,感受田园美,了解图中的信息,明白信息的含 义,感受科技的进步。
3、教师对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农民所付出的艰辛劳动作简要地介绍,培养学生劳动的情感,树立珍惜粮食的意识。
(2)红点1的教学。教学时可分四步走。
3、总结四舍法试商的方法。回顾四舍、试商、相乘的过程,感受优越性。要提醒学生注意:四舍看作整十是为试商服务的,而真正用商和除数相乘时,还得和原除数相乘,这点一定要注意。
4、学习演算的方法。对于除法的演算,在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已经学过,教材在这里只是作了提示,教学时应让学生亲自做一做,一是能掌握演算的方法,验证商的正误,而是熟练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巩固乘法的计算。
(3)红点2的教学。其教学的策略与建议可参照红点1,这里不再详细叙述。另外需要注意两点:
(4)绿点的教学。这道例题是一道多次调商的题目,是对调商的巩固,有了上面试商调商的基础,教学时可让学生独立完成,例题后面两位学生的发言,是对例题的拓展和延伸,意图一方面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是增加练习量,交流时要就下面几个问题与学生互动。
1、你是把17看作多少来试商的
2、在试商过程中你调商了吗?怎样调的商。
3、比较喷灌与滴灌你有什么发现?
小电脑提出的问题也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只是这道题目更加综合,如四舍五入法、商是两位数、调商、有余数这些问题都会碰到。交流时要注意与前面例题的比较。
4、习题解读。
第3题。算一算,你能发现什么?是一道探索除法的性质的题目。为便于学生比较发现,教材以色块的形式呈现三组题目,如果学生有难度,可引导学生从算式的结构及得数两个方面进行比较。最终要使学生发现: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第4题。除根据书中提供的与人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计算外,也可让学生收集一些其他的信息进行计算。
第7题。此题要经历“判断——计算——发现”的过程。重在发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并且知道什么情况下商是三位数,什么情况下商是两位数。
第8题第(2)问需要多少顶帐篷?除得的结果男女生分别余2人和10人,还各需要一定帐篷,这是生活中常用的“进一法”问题,类似的还有需要的车船数、口袋、篮子等器具问题。与此相反还有一些“去尾法”的问题。
第9题。除计算技能的训练外,还要让学生掌握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11题。是一道混合运算的题目,一是让学生说出解题的策略方法,而是要让学生理解网上购物省钱的原因。既省去了中间商家的利润。
聪明小屋。是一道利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的题目。
首先根据b和c的值算出他们的商,
再用商×除数=被除数
算出a的值,
最后用被除数÷商=除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