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跑鞋的鞋跟要垫高呢?吸震?没有科学根据!

标签:
杂谈 |
为何厂商要将跑鞋鞋跟提高呢?一般来说,位在脚跟底下的材质,一般被称为垫料(Cushioning)或气垫,厂商宣称是做为避震、吸震之用途。但到底鞋跟提高对人体是有益还是有害呢?
■ 鞋跟缓冲:值得怀疑的科学?
(Heel Cushioning: Questionable Science?)
200亿美金资产的跑鞋工厂要你相信,塞进昂贵鞋子里面的科技是有帮助的,但没有任何研究显示这项特性会改善运动表现或减少运动伤害。而近年来一些研究表示,鞋跟提高(Raised Heel)是常见跑步受伤的主要元凶之一,部份的原因是,他们鼓励更重的脚跟着地(Heel Striking)、更高的负荷率(Loading Rates)及更大的旋转力(Rotational Forces)。
■ 鞋跟提高的问题
(Raised Heel Problems)
http://s11/mw690/50a83b8agx6CGS7HAQW3a&690
鞋跟提高的鞋款(以下简译:高鞋跟)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改变人了们跑步的方式。」赤足跑者及穿着没有垫高鞋跟的跑者,倾向使用脚掌前侧来着地。前足或中足着地的方式,予许身体自己的吸震机制能有效地缓冲落地时的冲击。这跟小孩在未接触高鞋跟前的跑步风格是一样的。
当鞋跟加上所谓的缓冲功能的垫料时,人们跑步的方式从中足着地切换成脚跟着地的方式。在现代跑鞋中的缓冲垫鼓励跑者以脚跟来着地。你可以发现,现在绝大多数的新手跑者都是使用脚跟着地的步态。
在脚跟上产生猛力的冲击,或是跑步时跨张的以脚跟着地,这称为「Overstride (向前跨大步,脚跟着地,着地位置在膝盖的前方)」,发生这种状况唯一可能的原因就是鞋跟加上缓冲垫。这样情况下进行跑步,不仅缺乏效率,而且会将很大的压力放在脚踝、膝盖及髋关节。
即使当跑者在穿上缓冲跑鞋时,可以维持有效的跑姿,但因为脚跟垫高而改变关节对齐的情况下,仍然会改变跑步的力学模式,进而影响下肢力量的传输。
■ 鞋跟垫高的跑步方式:
(Running with an elevated heel)
.跑步时,选择一般平均脚跟高度的鞋款,跟赤足跑进行比较,它会增加髋关节、膝及脚踝的关节转矩(Joint Torque)。
.限制脚踝的活动范围。
.增加膝盖前侧髌股关节(Patellofemoral Joint)的压力。
.干扰脚掌正常功能及吸震能力
.改善跑步的力学并鼓励脚跟着地
缓冲功能鞋跟不仅影响跑步,在站立时,你就像是站在一个倾斜的下坡一样。
■ 穿着高鞋跟,站立时:
(Standing on a raised heel)
.影响重量分配在脚掌的方式。
.改变脚踝、膝盖、髋关节及背部的排列对齐。
.导致腿部后侧及阿基利斯腱的肌肉丧失柔软度。
考虑高鞋跟对人体所造成的影响,以下的伤害及状况,可能与现在跑鞋的设计有关:
.足底筋膜炎(Plantar Fasciitis)
.胫前疼痛(Shin Splints)
,退化性膝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阿基利斯肌腱炎(Achilles Tendinitis)
.外侧踝关节扭伤(Lateral Ankle Sprain)
.胫后肌腱炎(Posterior Tibialis Tendinitis)
.跑者膝(Anterior Knee Pain (Runner’s Knee))
.平衡降低(Decreased Balance)
.拇趾外翻(Hallux Valgus)
■ 改变的阻碍
(The Reluctance To Change)
过去这40年来,市场上主要以高鞋跟的鞋款,这也是民众最熟悉的鞋款。而极简鞋或是没有额外加增缓冲垫及运动控制设备(Motion Control Devices)的鞋款,在跑鞋市场上只有一小部份。简约及赤足的跑鞋被视为彻底背离了传统的鞋子。而脚跟有缓冲的鞋款本质上已被我们接受被视为这才是「正常」。然而,回到半个世纪前,全部鞋子都是极简款。
目前有很多恐惧散播的信息,认为简约鞋款是十分危险的,而有支撑性、厚重缓冲的鞋款才是防止受伤所必需的。除了没有任何证据支持这种说法外,这个概念有点落后了。
现代跑鞋设计的捍卫者经常指出,人们要适应极简鞋是需要一段长时间的过渡期。虽然这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要记得,若当初不要将缓冲垫加到鞋子中,人们就不需要进行转换了。
而有些人会争辨说,因为人类没有进化到可以在硬的地面上进行跑步(如混拟土及柏油),所以鞋子需要加上缓冲。即使我们假设身体不能够适应硬的路面,但这仍然没有正当的理由为鞋子加上缓冲。
■ 建议
(Recommendations)
目前,没有任何有力的研究证明高鞋跟的好,再加上造成潜在受伤的充足理由,建议人们应该离远高鞋跟的运动鞋。
1. 当你在购买新鞋时,注意脚跟到脚趾倾斜的状况。几个品牌,像是Merrel及Inov-8在他们的网站上,有列出他们的测量。而一些网络零售商,像是Running Warehouse网站,有提供他们鞋子「脚跟至脚趾」的差别,予许你根据鞋跟高度来进行产品的搜寻。
2. 当穿着运动鞋时,花大部份的时间及大部份的跑步在穿着零落差(Zero-Drop)(平底(Flat))的鞋款上。偶尔穿沉重结构或缓冲鞋跟的鞋款并没有错但不要让这些鞋子变成你所谓的「正常」或是「预设鞋子」。
3. 如果你已经习惯高鞋跟款,慢慢过渡到一个较低的鞋跟高度,让身体有机会去进行调整。如果你已经使用高鞋跟款在进行跑步,可能需要花费数月或更长的时间来适应鞋跟高度降低所造成的新压力。在完全进到平底的鞋款前,先选择降低4~8mm范围的鞋款,这有助于你更容易的进行转换。
4. 最重要的是,调整你跑步的姿势来抵消因为高鞋跟所造成的改变。通常你要注意的包括姿势、修正跨步、增加节奏、在脚掌着地与身体的相对位置。结合赤足跑步也有帮助。而Good Form Running网站提供的资源也有助于跑者学习及调整。
过去数十年前,在没有运动鞋公司营销的年代,也就是没有任何使用现代跑鞋科技的环境下,人们是非常能够在无伤的状况下进行跑步。而40年前,高鞋跟就不应该被加到鞋子的设计中,为什么现金它还是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