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祝《马燕日记》作者在巴黎学有所成
(2016-12-11 23:37:14)
标签:
转载 |
《马燕日记》作者赴巴黎留学
12月23日,曾经轰动一时的《马燕日记》作者马燕飞往法国首都巴黎,开始为期4年的留学生涯。
18岁的马燕出生在宁夏吴忠市同心县豫旺镇张家树村,窘迫的家境使她两次辍学。法国解放报记者彼埃尔·阿斯基(中文名韩石),于2001年在马燕的家乡采访,并将表达了强烈读书渴望的《马燕日记》,翻译成法文于2002年在巴黎出版后,在欧洲引起轰动,跻身法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畅销书排行榜。
此后,马燕利用《马燕日记》的版税重新获得了上学机会,而且资助更多的贫困学生上学。今年,18岁的马燕被西安外国语言大学录取后,经过再三考虑,她最终决定放弃在国内上大学机会,到《马燕日记》首版地法国巴黎留学。
马燕曾在日记里说:“妈妈、弟弟和我三个人一起到市场上吃东西,妈妈没吃,我和弟弟在吃,我看到妈妈又口渴又饿。我想妈妈为了我们的肚子和学业,可以挨饿,我一定要争气,考上大学,找上工作,让妈妈吃饱肚子。”
马燕说,第一年,她先到巴黎天主教学院学习一年法语,然后到巴黎第二大学进行三年的专业学习,不过,目前还没有确定什么专业。现在感觉一个人到国外学习,将面临语言和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不过她有信心学成归来为祖国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新华网2007年12月23日
新华网巴黎12月26日电(记者严明)19岁的马燕戴上了眼镜,多了一点文质彬彬的气质,但是圆圆的脸上稚气仍未褪尽。这个以讲述自己求学心路的《马燕日记》感动法国的中国宁夏贫困山区回族女孩日前来到法国,准备圆自己的留学梦。
|
|
|
当年,面临失学的少年马燕在日记里叙述了自己对上学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法国驻华记者皮埃尔·阿斯基(中文名韩石)在宁夏采访时,偶然得到了这些日记,感动之余他把日记整理翻译成法文在法国出版。
《马燕日记》在法国一度成为畅销书,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在欧洲其他国家畅销。马燕的故事感动了法国人,很多人给她捐款资助,随后人们还成立了“宁夏儿童基金会”,将募款所得用于资助宁夏其他失学儿童上学。
马燕到法国正赶上圣诞节,她应邀来到法国退休老人让—卢普·格罗尼耶的乡间别墅小住几天。热情的主人端上了法国名产鹅肝酱和牡蛎等食品,马燕一一品尝过来,最喜欢的似乎还是女主人以家传方法制作的巧克力糖块……
让—卢普·格罗尼耶一家跟宁夏颇有渊源,他们的女儿埃莱娜·格罗尼耶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字叫“郭爱莲”。郭爱莲读了《马燕日记》之后颇为感动,特意赶到马燕的家乡宁夏同心县。当地妇女的生活状况深深触动了她,促使她和友人创立了“宁夏妇女”组织,致力于改善她们的生活。郭爱莲把小马燕当成自己的“女儿”,戏称一定要“管好”这个“中国女儿”,“逼”她学好法语。
到法国之后,马燕暂时将住在巴黎政治学院亚洲中心主任阿莱西亚·勒费比尔家中,跟她家的孩子们一起生活学习。她已经在一所语言学校注册学习法语,准备等语言过关后再选择一所大学入学。她曾经向往当一名记者,不过也有朋友劝她学经济或管理之类的学科,将来可以为建设家乡出一点力。
将来到底做什么?马燕还在考虑之中,她慢条斯理地说:“第一步我先要把法语学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