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已完成三次变轨
(2020-11-01 18:41:15)
标签:
杂谈 |
在飞行了十天之后,北京时间8月2日早上7时整,我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在3000N的发动机工作30秒后,顺利完成了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天问一号”探测器各项工作系统状态良好,它将继续飞向遥远的火星。
2020年9月20日23时,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飞行控制团队控制下,“天问一号”探测器4台120N发动机同时点火工作20秒,顺利完成第二次轨道中途修正,并在轨验证了120N发动机的实际性能。
2020年10月28日22时,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完成第三次轨道中途修正,探测器各系统状态良好。
在第三次中途修正中,整个试验队按预期执行了发动机的开机和关机动作,点火效果与原定规划一致,航天五院飞控队伍也将进一步结合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提供的定位结果,来进一步评估变轨效果、变轨精度,对探测器整体的平台状态进行进一步确认。
为什么要进行轨道中途修正?是因为“天问一号”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长时间处于无动力飞行状态,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导致轨道有所偏离,航天五院飞控队伍通过中途修正调整飞行方向和速度等,使探测器更贴近理论轨道飞行。
截至目前,“天问一号”已在轨飞行97天,距离地球约4400万千米,飞行路程约2.56亿千米,探测器各系统状态良好,地面测控通信中心和台站跟踪正常。后续,探测器还将飞行3个多月抵达火星附近,被火星引力捕获后进入到环火轨道,在轨道上环绕火星1~2个月,择机着陆火星。让“天问一号”带着我们的祝福战胜虚空和寂寞,探火成功。
续一:
据国家航天局消息,至2020年11月17日凌晨,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已在轨飞行116天,飞行里程超过3亿千米,距离地球约6380万千米。探测器姿态稳定,能源平衡,部分分系统完成自检,各系统工作正常。
在轨飞行期间,天问一号已经完成三次中途修正和一次深空机动等飞控工作。
11月初,着陆巡视器进入舱和火星车的多个分系统完成首次在轨自检,结果正常。 天问一号计划于2021年2月到达火星,被火星捕获后施行绕火飞行,2021年5月择机实施降火,软着陆火星表面,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展巡视探测等工作。
我们祝福这个时刻的来临,天问一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