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手口足病(多图)

(2008-05-12 15:29:48)
标签:

三胞胎

手口足病

传染病

育儿

分类: 7-9个月

    最近频繁报道“手口足病”,人心惶惶,为了以防万一,已经很久没带宝宝去人多的地方了,然而我家的美美仍然中了招。

 

    上周四(5月8日)发现美美的脚掌有些红点,以为是蚊子咬的没太在意,第二天两个膝盖也出现了红点,小舌头的前端有一小块红色的破损,仿佛我们大人吃饭不小心自己咬伤的那种小伤口,可是美美还没有长牙牙,不可能自己咬伤的。觉得不妙,去了医院,医生一看就确诊为手口足病了。立即对美美进行了隔离,床品,玩具,童车等进行消毒。做到大人不来往,孩子不见面。开了些药,双黄连颗粒三个宝宝都要吃,美美还要擦药。三胞胎宝宝生活的环境如此雷同,吃的,用的,玩的,连呼吸的空气也是一样的,要想不互相传染难度很大,只能尽力而为了。周日(11号)多多的左手掌也出现了几个红疹,疹子中间有粒白色的水疱,无疑也感染了。未必是美美传染的,这种病本身有几天的潜伏期。值得欣慰的是美美和多多都没有发烧,食欲也正常,没有因为嘴巴疼不吃东西,情绪也很好。

 

    可能是因为没有两个姐姐陪她玩了,美美老是缠着妈妈,我也不敢老抱她,毕竟我还要给宝宝煮吃的,自己也有时要下楼吃饭什么的,还是小心点好,她也很乖,只要看到我在就行了,我陪着她,就开心地哈哈笑,我一离开,就瘪着嘴哭,哎,让人心疼到心尖尖的小丫头啊!

 

    中午,宝宝外公说你看能不能来看看多多,她想妈妈了,晚上伤心地哭,眼泪吧嗒吧嗒地掉呀。多多从来没有离开过我,晚上一直都是我带的,多多宝宝,妈妈也想你呀,也想圆圆,想亲亲你们,闻闻你们身上的奶味,可是为了你们的健康,为了我们早日团聚,我只能做个狠心的妈妈了,希望宝贝们原谅!

 

关于手口足病(多图)

关于手口足病(多图)

关于手口足病(多图)

关于手口足病(多图)

   

资  

 

    手口足病是一种发疹性传染病,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但以夏秋季节患病最多,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病毒寄生在患儿的咽部、唾液、疱疹和粪便中,不仅可通过唾液、喷嚏、咳嗽,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别的孩子,还可通过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间接传染。一旦流行,就会使很多孩子被传染,被传染上的孩子会在手、足皮肤或口腔粘膜上出现类似水痘样的小疱疹,因而被称为手足口病.
传播途径:
  引起手足口病的元凶是肠病毒。可引起该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常见。
  肠病毒的传染途径主要经由胃肠道或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患者皮肤上的水疱和分泌物传染。传播途径有:
  *大人从外面将病毒带回家,通过接触或飞沫使宝宝感染;
  *宝宝接触到无症状带病毒的家长或患病宝宝的口鼻分泌物;
  *在托幼机构,玩具往往成为宝宝疾病传染的媒介,尤其是绒毛玩具更容易储存大量病毒;
  *吃入被含病毒的粪便污染的食物而受传染。
  在宝宝发病的前几天,喉咙和粪便都有病毒存在,肠道排出病毒的时间可以持续数周之久,发病后的一周内肠病毒的传染力最高。肠病毒在家庭中有很高的传染率,在人群密集的地方,也较容易发生传染。

如何预防:
  ●要加强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因为此病病程初期临床表现类似感冒症状,如发热、咽痛等。而口腔溃疡往往会误诊为单纯性的口腔炎。因此,家长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如果发现宝宝发热、起皮疹或口腔溃疡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早期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就地隔离避免接触。发现有手足口征象的孩子,不要再送托儿所、幼儿园;在家隔离治疗也要同其他孩子分开食宿,用具、玩具应分开;直到病愈后才可回校,以免传染其它儿童。
  ●把住病从口入关。防止粪便、口鼻分泌物污染水和食物,彻底处理好孩子的粪尿排泄物,布尿布要洗净消毒再用,孩子的奶瓶、食具也要经常消毒,不让孩子随便吃不可靠的食品饮料。
  ●养成卫生习惯。教育宝宝自幼养成卫生习惯,改掉吮手指的不良习惯,远离垃圾及不清洁环境;养成游戏后、饭前、便后一定用香皂彻底洗手的习惯。
  ●强化环境卫生。对幼托机构的环境及玩具、公共游泳池等必须严格消毒,最好通过卫生防疫部门来指导处理。注意粪便无害化处理,绝不允许污染用水。
  ●根据临床经验,用“紫草二豆粥”食疗小验方,可预防手足口病。验方为紫草根、绿豆、赤小豆、粳米、甘草各适量,煮粥口服,香甜可口,疗疾防病。

表现:
  1、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2、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可在他们的口腔粘膜、唇内见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疼痛感较重,患儿常表现出烦燥、哭闹、流口水,不吃饭等不适。
  3、口腔疱疹后1-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疹子周围绕以红晕。
  4、小儿手足口病的疹子较少出现在躯干及面部,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不会造成瘢痕,更不会留下印迹。
  5、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情较轻的自愈性疾病,绝大部分患儿预后较好,少数重症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脑炎、但这种可能很小。
  6、整个病程大约在1周左右结束,一般不会并发什么严重的后果,只要护理得当,不会在皮肤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迹或疤痕。

护理对策:
  1、消毒隔离
  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应将患儿隔离,以免引起流行蔓延。宝宝应留在家中,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和水疱结痂。一般需要隔离2周。
  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
  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2、饮食营养
  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
  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
  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3、口腔护理
  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可将维生素B 2 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 2 、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4、皮疹护理
  宝宝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如有感染需用抗生素及镇静止痒剂等。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对症处理
  定时测量宝宝的体温、脉搏、呼吸。
  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宝宝多喝水。
  体温在37.5℃~38.5℃之间的宝宝,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

药物治疗:
  1、一要到医院诊治,并按医生的嘱咐服药,并卧床休息。
  2、必要时可服用中成药,如小儿咽扁冲剂,清开灵口服液,板兰根冲剂等口服药物。
  3、取西瓜霜或思密达涂搽口腔患处,每天2-3次。
  4、注意口腔皮肤清洁,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同时注意看护病人,防止其对皮肤疱疹进抓挠,以防破溃感染。

提示:
  1、对于患病宝贝,一定要从发病开始隔离7-10天,以免传染其他孩子。
  2、饮食宜清淡无刺激性,忌食辛辣、鱼、虾、肉类等易使病情加重的食物。
  3、饮食温度不宜过高,食用过热的食物可以刺激破溃处引起疼痛,不利于病变愈合,
  4、虽然手足口症类似水痘,一般能很快痊愈,但也不可掉以轻心,要细心呵斥,注意预防隔离,以防扩散流行。当妈咪不能识别这种病时,要去看医生,对可疑都要早诊早治早隔离。

手口足病的中医治疗与护理

  手足口病的宝宝症状常表现为:发热较低,有呼吸道症状,在手指、足部、膝部和臀部周围出现稍微隆起的红疹,疹子的顶端大多有小水疱,口腔也会有溃疡。依目前的药物疗效来看,中药方的效果最好。常以内服药和外用药相结合。无并发症的患儿一般一周左右可治愈。
  治疗本病宜根据疾病的发展状况,辨证用药。中医又称为“分段治疗”。本病依照症状的发展可分为初期治疗、中期治疗、后期治疗。
  一.手口足病初期治疗
  小儿常见症状为发热、微恶风、咳嗽、鼻塞流涕,甚至纳差、恶心、呕吐、泄泻等,舌苔薄白,宜清凉解表,疏散风热,
  中药方(银翘散加减治疗)
  方剂
  连翘9 g、金银花9 g、桔梗9 g、薄荷9 g、竹叶4 g、荆芥穗9 g、淡豆豉6 g、牛蒡子9 g、生甘草6 g。
  制用法水煎服。在银翘散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灵活地进行加减治疗。
  (1)为使疱疹早透而出,可加升麻6 g、葛根10 g。
  (2)若肌肤瘙痒甚者,可加蝉蜕3 g、浮萍6 g解肌透表。
  (3)发热高者,可加野菊花10 g清热解毒。
  二.手口足病中期治疗
  小儿常表现为发疹,主要症状为口痛拒食,手足皮肤、口咽部出现大量疱疹,局部瘙痒,
  伴有发热、烦躁不安、夜寐不宁、尿黄赤,大便干结或便溏,舌红、苔多黄腻。治疗以清热解毒祛湿为主,或兼以透疹外出。
  中药方
  方剂
  金银花10 g、连翘5 g、栀子8 g、防风8 g、蝉蜕6 g、紫草8 g、桔梗8 g、滑石10 g、车前子6 g。
  制用法水煎服。发热咽痛者可加适量柴胡、玄参;口唇干燥加适量芦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