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中高考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

(2016-03-14 07:43:02)

   每年的高考来临之际,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总想为学生及家长做点什么。现中高考已经进入100天倒计时,提起笔向学生及家长讲几句心里话。能够让学生及家长得到启发,从而在中高考中考出最好成绩是我的心愿。

作为学生家长来讲在最后一学期一定很着急,都希望有好方法让孩子考出好成绩,我觉得要让学生考出好成绩家长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不要给孩子增加思想压力

许多学生在最后一期学校和老师已经为最后的冲刺增加了学习时间,学习非常紧张,这个时候家长千万不要再给学生增加任何压力。比如不要给孩子提出过高要求,一定要考上重本大学或重点高中。有的家长为了光宗耀祖,为了和他人攀比,为了让孩子替自己圆大学梦,经常向孩子施压。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面对自己不如人意的成绩和来自家长的巨大压力,经常陷入心慌意乱、手足无措的苦闷和无奈之中。由此而导致脾气暴躁,夜晚失眠,课堂走神,惧考厌学。人的智力是有区别的,不是每一个学生都会考上重本的。学生的好成绩来自于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先天素质。学习方法从一开始就要培养,到高三这个时期家长只需给学生做好思想工作,给孩子讲学习上按照老师布置的尽力做了就行了,能够考上什么学校就考什么学校。家长给孩子讲话时心态首先要轻松,因为家长的心态直接影响孩子的心态。学生的思想没有压力了,就够轻松掌握知识,成绩才能提高。

二、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要让学生愉快学习就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家长在这方面要努力。首先家长要带头克服不良嗜好,比如打牌或者和朋友聚会。许多家长都爱打牌,有时周末孩子回家时也忘不了去打牌和闺蜜们玩耍,让孩子一个人在家学习,这是不对的。孩子一个周的紧张学习,希望回到家能够和爸妈多说话,家长这个时候要倾注更大的爱心,多用时间心平气的和孩子促膝谈心,指出不足,鼓励成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到管而不苛,爱而不娇,相互尊重,其乐融融。其次家庭要和睦,家和万事兴,家长切记在这段时间闹矛盾,吵嘴斗架。个别家庭家长长期在孩子面前吵架,给孩子心里留下阴影。闹离婚的就更不应该了,上次听到有亲戚在孩子快高考的时候离婚的消息,心里很不是滋味。离婚可以,为什么不等到孩子高考的结束再离呢?现在允许生二胎了,希望要生二胎的家长首先考虑一下爱情是否牢固,否则不要生二胎。既然有了孩子,就应该给他一个完整幸福的家庭,让他在人生最关键的时刻带着父母亲的爱去去冲刺,带着愉快轻松的心情去攻关。做到以上两点,你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

 接下来和学生讲几点临近中高考的注意事项

一、科学制定好学习休息计划

高考临近时各科教师都抓得紧,除了在课堂上要认真把本节课知识学好外,业余时间要针对自己的不足制定好学习计划。可以把一天时间进行分布,哪一段时间学什么要有的放矢,制定好学习休息计划严格按照执行。这样一天的时间有条不乱,否则胡子眉毛一把抓,什么都没有学好。当然一定要按时休息,注意多参加运动把身体锻炼好,身体好成绩才能够好,用伤害身体取得的成绩不是好成绩。

二、要有勇于拼搏的精神

人的一生机遇稍纵即逝,要抓住这个给一生带来希望的机遇努力拼搏。孩子们,你们的行囊里满载着父母、朋友与师长的期望,你们肩负的责任更是生存的价值。命运由你来创造,你的美好未来应该由你去争取,不管你现在成绩如何,都要奋力拼搏!在中高考最后一学期坚定信心,不抛弃,不放弃,要坚信哪怕只剩下最后一秒钟,也可能会有奇迹的出现。要学习一站到底的精神,最后一秒取得胜利,加油!

三、要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到最佳状态

成绩来于拼搏,心态决定成败,中高考成绩优良与否,心态是关键。考试前一定要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到最佳状态。只要我们平时努力了,已经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竭尽全力去做了,那么不管结果如何,我们就会无怨无悔。要做到考前紧张学习,考试时心情放松。如果考试时候紧张会前功尽弃。一句话,不要把考试当一回事,就向平时做作业时那样努力去完成就行了。心情越放松,效果就越好,同学们,轻松愉快的走进考场吧。在这片苍穹泛土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为自己的人生描绘绚烂的一笔。

“懒惰是赤贫之道,勤奋乃事业基石。”各位家长,各位同学,中高考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同心协力,振奋精神,谱写出一曲华丽优美的生命交响曲。谢谢大家!

                                  王一丁

                              二0一六年三月十二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我的投资故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