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邵国良1953
邵国良1953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2,203
  • 关注人气:29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滇西纪行(三)——翻越高黎贡山

(2009-09-03 10:29:11)
标签:

纪行

知青

树种

垂直带

山顶

高黎贡山

杂谈

分类: 知青活动

             滇西纪行(三)——翻越高黎贡山

                                    (蜿蜒而上的盘山公路)

    说明:本博自4月29日和5月20日,分别上传了有关部分原东风农场知青参加场庆后集体旅行的《滇西纪行(一)——序曲:从农场返回昆明》《滇西纪行(二)——昆大;大保公路掠影》纪实文章以来,因不断有各项活动报道,因而中止了该系列文章的发布。尽管这次旅游已经过去了半年多,仍有一些知青朋友念念不忘,来电关注。从今天起,我将继续撰写这次愉快而难忘的旅程情况,陆续上传,不拘形式,或一事一景,或综合兼顾,信笔随意,长短不一。或有遗漏不够全面之处,敬请谅解!并配发些照片,让大家感受些气氛,下面是该系列文章的第三篇

                            滇西纪行(三)——翻越高黎贡山

       2008年12月25日清晨,知青们早早起身,收拾停当,统一用早餐后,在保山嘉顺大酒店后院上了车。上午8点,车驶离了酒店。今天的计划是从保山乘车至腾冲热海景区。行程仍有约200公里,都是普通公路,预计中午赶到腾冲吃午饭。一般游客,对坐车赶路,都啧有烦言,认为所谓的几日游,时间大都花费在了路上,而对我们知青群体出游来说,感觉就不一样了。大家普遍认为旅游在其次,主要的是有这样一次数日集体聚会的机会,弥补了旅游活动中其他不快。所以,在车上赶路和游览景点大家感觉一样,都很愉快。只要车一开动,车厢里始终热闹非凡,歌手笑声不绝于耳。

滇西纪行(三)——翻越高黎贡山

            车还没上高黎贡山,保山坝子里天空云层翻卷,春意盎然

            滇西纪行(三)——翻越高黎贡山

                             开始翻越高黎贡山,地势由缓逐渐变陡

                      滇西纪行(三)——翻越高黎贡山

                                                似曾相识的高黎贡山盘山路

           滇西纪行(三)——翻越高黎贡山

                       不时飘过一阵细雨,湿滑的山路更添一份险峻

    车行驶在盘山公路上,坐在车上观景对知青们来说,也是一个重要旅游内容,虽然窗外的景色是很多人都没到过的滇西,但毕竟是在云南,似曾相识的道路,沟壑纵横,两旁浓郁的植被花草,掠过车顶的植物,各有特色的民居。天空中满布的绚丽彩云。都使35名知青兴奋不已,感到亲切。况且路过的很多地域地名,都是大家耳闻已久,向往许久的地方。如到腾冲的路上,我们的车就跨过了水流湍急,咆哮奔腾的怒江,翻越了著名的高黎贡山。

滇西纪行(三)——翻越高黎贡山

                     偶尔有村庄从车窗外闪过

                     滇西纪行(三)——翻越高黎贡山

                                             山势也有平缓的时候

    高黎贡山,早已耳闻,座落在怒江西岸,属横断山脉余系。山体高大,区内最高海拔4058米,最低海拔1093米,彩云之南的云南省,以其美丽、富饶、神奇而著称于世。省内很多地方“一山二重天,一天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一省兼有寒、温、热三带气候,世间罕见。高黎贡山就集中了这样的情景。车初离保山在坝子里行驶时,彩蝶飞舞,油菜花盛开,一副春意盎然的景象,越往山上行,逐渐秋色浓重,及到山顶,已经是一片冬日肃杀之气了。因为这片跨越了五个纬度带的山脉保存了地球上惟一从湿润热带森林到温带森林过渡的完整区域。特殊的位置 阻挡了西北寒流与印度洋暖流去路,因此山顶常年寒气逼人,山脚河谷正好相反,烈日炎炎,“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在高黎贡山就显得很分明。炎热的盛夏时节,在高黎贡山峡谷中,这里成了最理想的避暑胜地。而在寒冷的冬季,这里却又温暖如春。高黎贡山上还有着很多已经濒临灭绝珍稀树种如红豆杉等的种苗繁育基地。在原始与现代激烈地相撞的今天,人们采取了很多保护措施。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云南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云南动植物种类异常丰富。而作为云南独特地貌环境中的一颗明珠——高黎贡山,目前已经被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保护区东西宽9千米,南北长135千米,总面积12万公顷。山势陡峭,峰谷南北相间排列,有着极典型的高山峡谷自然地理垂直带景观和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

    回到上海后,我曾经查过相关资料,资料中对高黎贡山是这样介绍的:“(高黎贡山)是天然的植物博物馆,从怒江河谷到山顶垭口,植被垂直带被分为9种类型:干热河谷稀树灌丛、季风常绿阔叶林、暖性针叶林、湿性常绿阔时林、山地苔藓矮林、温凉性针叶林、寒温性草甸、流石滩稀疏植被。高黎贡山是“云南八大名花”山茶、木兰、兰花、龙胆、报春、绿绒蒿、百合、杜鹃的故乡。

           滇西纪行(三)——翻越高黎贡山

                               刻在高黎贡山山顶上的景区游览图

    (高黎贡山)森林覆盖率达85%,高山峡谷复杂的地形和悬殊的生态环境,为各种动植物提供了有利的自下而上条件。高黎贡山巨大的山体阻挡了西北寒流的侵袭,又留住了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使地处低纬度高海拔的保护区,形成了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在东西坡海拔1600~2800米地区,是自然保护区的主体,它连接东喜马拉雅区,组成了我国最引人瞩目的原始阔叶林区。在这里,森林资源极其丰富,珍稀植物随处可见。有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杜鹃树种——500多年树龄的大树杜鹃;有被称为“绿色寿星”的古老孑遗植物——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树种秃杉;有云南樱花的原始种、云南山茶的原生种,以及其它珍稀树种,是我国珍稀树种汇集的森林。

            滇西纪行(三)——翻越高黎贡山

                     在山顶上,知青们纷纷留影,这是十二分场知青朱言敏的留影

    与北南延伸的横断山脉一脉相承的高黎贡山,动物学家把它称之为南北动物区的走廊。被誉为“哺乳动物祖先分化”的发源地。保护区内生活着各种野生动物,属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就有30种。与大熊猫和滇金丝猴享有同样声誉的羚羊,是高黎贡山的古原生动物。还有长臂猿、懒猴、黑叶猴、灰叶猴、熊猴、红面猴、黑麝、云豹、金猫、灵猫等。鸟类有300多种,白尾梢红雉、红腹角雉、白鹇、金鸡、白腹锦鸡、红腹锦鸡、绿孔雀、太阳鸟和种类繁多的画眉等等”。使我不禁对雄伟壮丽的高黎贡山油然产生了一种敬畏之感!

      滇西纪行(三)——翻越高黎贡山   (我在高黎贡山自然公园前)

    盘高黎贡山而上的山路,崎岖险峻,而无限风光在险峰。康辉旅行社的司机苏师傅,理解知青们的心情,遇景色秀丽处,尽量让知青们纵横饱览高黎贡山的美景。路窄或急转弯处,迎面的大货车紧贴我们的旅行车呼啸而过,惊心动魄。而苏师傅则胸有成竹,神定气闲。车开得缓慢沉稳,山路上不时有细雨飘过,车到高处,俯视刚才蜿蜒而上的山道,瞭望远处隐隐约约浸染在淡淡雾霭中的黛色山体恰如一幅水墨国画,心旷神怡。滇西,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车到高黎贡山山顶,司机苏师傅特意停车,让知青们休息一下,踏一下高黎贡山坚实的土地,观一下山顶风光,听一下高黎贡山的林涛声。导游古丽,小龙简单介绍了高黎贡山的情况,这在行程表中是没有的。

    下山后,离腾冲就不远了,我们35名知青曾经自豪地和高黎贡山做了一回伴。

滇西纪行(三)——翻越高黎贡山

           

             滇西纪行(三)——翻越高黎贡山

 

                     滇西纪行(三)——翻越高黎贡山

                    一路上用餐的饭店建筑都很有特色,以上是从高黎贡山下来后中午用餐饭店的实景

           滇西纪行(三)——翻越高黎贡山

                          李静华(右一)的标志性手势,吃饭前也不忘做一个

            滇西纪行(三)——翻越高黎贡山

            下午一点,大家准备出发去腾冲热海,有人戏称:先把照片中小山包的坝砍了再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