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独行天下
独行天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031
  • 关注人气:27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逐鹿中原·白寨刘堂庙·申氏宗祠

(2020-03-15 08:00:00)
标签:

白寨刘堂庙

申氏宗祠

炎帝神农氏

铜锅申

方形石碑

杂谈

逐鹿中原·白寨刘堂庙·申氏宗祠                                  逐鹿中原·申氏宗祠·宗祠内景



 周末去游览白寨刘堂庙申氏宗祠和全神庙,距离不远,时间会比较富裕,还可以去游览一下最近才启用的奥体中心。郑登快速路过去树木园,大约三公里拐上宏兴路。乡村公路路况较差,还有几段比较陡峭的起伏坡道,不到八点就来到了刘堂庙村,从村口到申氏宗祠只有五百多米。

逐鹿中原·白寨刘堂庙·申氏宗祠                                    逐鹿中原·申氏宗祠·祠门

逐鹿中原·白寨刘堂庙·申氏宗祠                                  逐鹿中原·申氏宗祠·地域简介

 宗祠坐落於刘堂庙行政村申寨村东,申氏宗祠原称“申氏家寝”,始建於大明永历廿七年或大清康熙十二(公元1673)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宗祠於大清乾隆四十八(公元1736)年局部维修,同治元(公元1762)年重修,至民国八年最后一次重修。宗祠规模最大时有祠门楼一间,祠堂三间,另有东西厢房六间,祠堂院中植有柏树两株。

逐鹿中原·白寨刘堂庙·申氏宗祠                                  逐鹿中原·申氏宗祠·方形石碑

逐鹿中原·白寨刘堂庙·申氏宗祠                                  逐鹿中原·申氏宗祠·重建碑记

申氏是当今中国排第 123位的姓氏,人口约一百七十六万余。申姓起源有三种,第一种途径是出自姜姓远古时代炎帝神农氏出生姜水而姓姜,上古时期周朝子孙后裔申吕,被周王封於申(今河南南阳市北),随后建立申国后世子孙以国名“申”为姓氏。第二种途径,据《姓氏考略》和《元和姓篡史记》等载,商代孤竹君长子伯夷之后受封申(今河南南阳),春秋时灭楚,后人即以国为氏。途径,炎帝后人吕封申地(上海一带),后被楚所灭,其族裔也是申氏。

逐鹿中原·白寨刘堂庙·申氏宗祠                                  逐鹿中原·申氏宗祠·碑记碑文

逐鹿中原·白寨刘堂庙·申氏宗祠                                  逐鹿中原·申氏宗祠·主脊饰物

申姓起源中,由蒙古皇裔改姓的申氏是目前可考的较为可信的姓氏变迁纪录。这一支申姓其来源系“折铜锅十八片”分头避难而成,故又“铜锅申”、“大锅申”、“打锅申”等多种称谓,在各地家族中广为流传着“九胎十八子”“三胎六支花”等大致相同或相近的家族由来故事。元朝末年,帝国即将瓦解,为免遭屠戮而灭门,皇族人员改汉姓申,分散逃难到晋东南一带。之后,又随着大明初年大槐树移民分散到中原腹地。

逐鹿中原·白寨刘堂庙·申氏宗祠                                  逐鹿中原·申氏宗祠·拱形门透视

逐鹿中原·白寨刘堂庙·申氏宗祠                                    逐鹿中原·申氏宗祠·龙首

 申氏宗祠於世纪初在原址重建,宗祠坐北面南,过厅式祠门前有明廊,两侧为倒座两间。院内正中竖立着一尊方形石碑,青石基座四面镌刻吉祥图案,碑体正面为重建宗祠记事碑,另三面为近代申氏名人榜,之上为带顶刹的碑帽。祠院东西各有厢房三间,正中为祠堂。门楼、厢房及祠堂均有绿色琉璃瓦覆顶,饰以龙凤图案主脊、龙吻和脊兽。

逐鹿中原·白寨刘堂庙·申氏宗祠                                  逐鹿中原·申氏宗祠·二龙戏珠

逐鹿中原·白寨刘堂庙·申氏宗祠                                  逐鹿中原·申氏宗祠·申氏宗祠

逐鹿中原·白寨刘堂庙·申氏宗祠                                     逐鹿中原·申氏宗祠·祠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