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中原·十三帮之首·怀帮会馆

标签:
怀帮会馆十三帮之首山门戏楼骆驼商旅药材贸易杂谈 |
禹州怀帮会馆也称禹州 怀庆会馆,位於市区西北隅,坐北向南。是由怀庆府所属各县在禹县进行中药贸易的巨商富贾集资兴建的,以此作为其联谊场所,保护其资产免遭倾乱。为各地商帮在禹县所建会馆之一。是全国药商会馆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会馆。上世纪五十年代,县政府批准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怀帮 会馆始建於大清道光年间,落成於同治11年(公元1872年),在建筑艺术上雄居禹州十三帮会馆之首,享有“十三帮一大片,不如怀帮一个殿”的美誉。 会馆南北长120米,东西宽78米,总面积达9360平方米。由照壁、山门、戏楼、钟鼓楼、左右廊庑、大殿等组成一处布局协调规模宏伟的建筑群。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建筑用砖均有“怀帮”二字,这在一般民间建筑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青砖砌就的照壁位於会馆正前方,基座以石条铺就,基之上用青砖砌成双层须弥座,分别雕有仰莲、云气及几何图形等装饰花纹,立壁壁面横宽18米,壁面为若干大小八边形组成的几何图案。照壁顶为歇山式,檐下做出方椽。戏楼在照壁北10米处,实为山门兼作戏楼,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南为山门北为戏楼,下有18乘宽7米高基座,上为单檐歇山式顶,覆盖以孔雀蓝琉璃瓦,雕龙正脊两端置龙头大吻。在戏楼两侧各有一个3米见方的方形角楼,为会馆庙堂的钟、鼓楼。


沿中轴线北行廿米处有东西配殿,各为面阔五间(约18米)进深二间(5约米)的廊庑。这两幢廊房为双层楼阁式,西廊在民国年间翻修时将顶部改用成小布瓦。与两廊北山墙成平行线的中间,为大殿前的拜台台基,台基高近一米,纵深七米,紧连大殿基座。大殿是会馆中的主要建筑,整个大殿建在高一米边长18米的方形台基上,大殿前部为拜殿,拜殿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单檐歇山式卷棚顶,上覆孔雀蓝色琉璃瓦,雕花脊,檐下无斗拱,平板枋上为高浮雕牡丹图案。各间大额枋上分别浮雕着“商旅入城”、“高土贤隐”、“骆驼商旅”、“商旅歇马”等商帮故事及透雕人物、花卉鸟兽等,玲珑剔透栩栩如生,实属不可多得的雕刻艺术珍品。

拜殿紧接后大殿,中间作勾连搭式,面阔五间,进深二间,为单檐悬山式顶,前后出廊,殿顶以孔雀蓝色琉璃瓦覆盖,两山墙用琉璃博风,檐下施五踩双下昂斗拱,前后檐各有柱头铺作六朵、补间铺作六朵,共计二十四朵。平板枋上高浮雕龙、鹰及山水花卉等图案。殿内梁起七架,前后出单步梁,中柱减出一列,以扩大使用空间。殿内遍施彩绘,尤其是大殿前次间上部绘有金色卷发男女头像和西洋建筑风景画,实为别致有趣,标志着怀帮与西洋、南洋诸国建立的药材贸易关系。

给拜殿拍照片时看见了东侧院墙边一排古碑,完了就想去看那些古碑,没走到地方被看门人给拦住,声言会馆正在修缮不让参观。至少跟他说了十分钟好话,就是不许我过去,而且态度还比较蛮横。第四次来怀帮会馆,还是没能见识它的全貌,郁闷,我可能不会来第五次了。坐在大门口抽烟,抽完烟骑上车子开始返程。
前一篇:逐鹿中原·禹县城隍庙·大唐遗迹
后一篇:逐鹿中原·忠义朱仙镇·启封故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