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逐鹿中原·周公测影台·古观星台

(2014-09-20 08:00:00)
标签:

告成周公庙

千年古传

周公测影台

格里高里历

古观星台

杂谈

逐鹿中原·周公测影台·古观星台

                                逐鹿中原·周公测影台·古观星台

 

    晚上刮起了西风,经验判断今天大风还将继续,指望着早上能改变风向,结果西风依旧,且风势完全不逊於昨天。一个月前构思的短途计划,五一节才凑够三天时间,不再考虑天气因素,顶着大风开始了艰难的跋涉。新密通过时比正常情况晚点半个多小时,四个小时进入登封地界,从卢店镇拐上另一条省道,行进方向基本正南,西风的阻力稍有减轻。路况较差,大型货车非常多,轧坏的路段尘土飞扬犹如沙尘暴。来到了告成镇,古观星台就在镇子中间,这是本次短途旅行的第一个景点。逐鹿中原·周公测影台·古观星台

                                周公测影台·观星台·文物保护碑

逐鹿中原·周公测影台·古观星台

                                 周公测影台·照壁·千古中传

    观星台,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建筑之一,位於告成镇周公庙内,距周公测景台廿米,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世界上最著名的天文科学建筑物。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将“天地之中”八处十一项历史建筑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包括少林寺建筑群之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之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和中岳庙、嵩岳寺塔、嵩阳书院、会善寺及观星台。
     观星台院外正对院门有照壁一屏,建於大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由时任登封知县施奕赞所立;砖砌、顶部覆盖灰色琉璃瓦,背面正中镶嵌石刻书“千古中传”,简明概括了古代天文学重视中土的观测传统,也是对周公测影台和观星台的歌颂。山门实为周公庙庙门,现在是观星台景区正门。一进院甬道左侧为天文知识博物馆,小园树立木质双柱单门牌坊,坊额繁体隶书“观星台”。戟门也称垂花门与院墙相连,试样规格与山门相同,戟门两侧各开有偏门。
逐鹿中原·周公测影台·古观星台                              周公测影台·天地之中古建筑群·观星台

逐鹿中原·周公测影台·古观星台                                 周公测影台·周公庙·山门

     戟门与大殿相对,大殿前矗立着周公测影台。测影台为周文王的四子姬旦修建,是古代祖先测量日影,验证四时的仪器。周方国灭商之后建立了西周王朝,古语有“得中原者得天下”,於是周王朝要在中原腹地洛阳建都,为了政治统治的需要,也为了寻求营建东都洛阳的准确天文依据,周公姬旦修建了测景台。中国传统的节气划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正是周公姬旦通过测景台的实地观测划定的,从而使春、夏、秋、冬四时得以确立。周公姬旦在此堆土、竖木杆,以土圭之法测日影、求地中。至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 723年),太史监南宫悦仿周公旧制,建造了青石质的测影台。石质测影台亦称纪念石表,石柱为表,台座为圭,表体南面刻“周公测景台”五字。表高196.5厘米,约为唐尺8尺,表下石座上面北沿6.6至37厘米,切近唐尺1.5尺,故知此表在规制上与《周礼》所载土圭测景说相近。
逐鹿中原·周公测影台·古观星台                               周公测影台·周公庙·戟门(垂花门)

逐鹿中原·周公测影台·古观星台                                 天地之中历史古建筑群位置图

     大殿即周公祠,始建於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七十年代中期曾落架翻修。周公祠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面阔三间,殿内塑有周公姬旦雕像。戟门后廊檐下竖立古碑两通,其一为明代书法家郑大原题书“春日谒周公祠观测景台”,书法瘦劲刚健,诗文描述了当年周公在此测景观星之情景。郑大原乃山西上党人士,隆庆年间举人,曾任登封知县。另一通为刘仕伟题游,大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刻立,刘仕伟撰文草书,叙述作者游览古阳城之观感。周公祠门两侧另有古碑刻十几方。祠门旁放置仿制的沈括浮漏,浮漏为古代的计时器,由宋代科学家沈括创造,浮漏由求壶、复壶、废壶、建壶构成,以容纳水量的多少显示时刻。
     帝尧殿与前廊勾连搭顶,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始称螽斯殿,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改建后更名帝尧殿。抗战时期日本鬼子炮轰观星台,帝尧殿被摧毁,现存殿宇为原址复建。帝尧殿前左右通道上安放着仿制的“高表”、“正方案”、“仰仪”,观星台上放置着“日晷”。
逐鹿中原·周公测影台·古观星台                                 周公测影台·木牌坊·观星台

逐鹿中原·周公测影台·古观星台                                周公测影台·重修测影台碑

     观星台建於元朝初年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它是全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现存较早天文科学建筑物。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为了恢复农牧业生产,任用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和王恂等进行历法改革。郭守敬首先创制了新的天文仪器,然后又组织了规模空前的天文大地测量,在全国廿七个地方建立了天文台和观测站,登封观星台就是当时的中心观测站。经过几年的辛勤观测推算,终於编制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授时历》求得的回归年周期为36.2425日,合365天5时49分12秒,与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使用的历法格里高里历一秒不差;但格里高里历是1528年由罗马教皇改革的历法,比《授时历》晚三百年。与现代科学推算的回归年期相比,《授时历》仅差26秒。
逐鹿中原·周公测影台·古观星台                                       周公测影台

逐鹿中原·周公测影台·古观星台                            周公测影台·春日谒周公祠观测影台碑

     观星台坐标位置东经113°08306±315,北纬34°24169±13。《周礼·地官·司徒》载:“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古影字),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东汉郑玄在注释中引用郑众的话说:“土圭之长,尺有五寸。以夏至之日,立八尺之表,其景适与土圭等,谓之地中。今颍川阳城地为然。”观星台系砖石混合建筑结构,由盘旋踏道环绕的台体和自台北壁凹槽内向北平铺的石圭两个部分组成,台体呈方形覆斗状,四壁用水磨砖砌成。台高9.46米,连台顶小室通高12.62米。顶边各长8米多,基边各长16米多,台四壁明显向中心内倾,其收分比例表现出中国早期建筑的特征。台顶小室是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修葺时所建。在环形踏道及台顶边沿筑有1.05米高的阶栏与女儿墙,皆以砖砌壁以石封顶。为了导泄台顶和踏道上的雨水,在踏道四隅各设水道一孔,水道出水口雕作石龙头状。台的北壁正中,有一个直通上下的凹槽,其东﹑西两壁有收分,南壁上下垂直,距石圭南端36厘米。石圭用来度量日影长短,所以又称“量天尺”。它的表面用36方青石板接连平铺而成,下部为砖砌基座。石圭长31.196米,宽0.53米,南端高0.56米,北端高0.62米。石圭居於子午线方向。圭面刻有双股水道。水道南端有注水池呈方形;北端有泄水池呈长条形,泄水池东、西两端凿有泄水孔。池﹑渠底面南高北低,注水后可自灌全渠,不用时水可排出。泄水池下部,有受水石座一方,为东西向长方形,其上亦刻有水槽一周。
逐鹿中原·周公测影台·古观星台                                周公测影台·沈括浮漏·仿制品

逐鹿中原·周公测影台·古观星台

                                 周公测影台·刘仕伟题游碑


    中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在元初对古代的圭表进行了改革,新创比传统“八尺之表”高出五倍的高表。它的结构和测影的方法﹑原理在《元史·天文志》中有较详细的记述。当时建筑在元大都(今北京)的高表据记载为铜制,圭为石制。观星台的建立反映了当时我国天文科学的巨大成就。
    参观完观星台已是正午时分,稍事休息吃点干粮继续南行,不久来到了第二个景点白沙湖。
逐鹿中原·周公测影台·古观星台     周公测影台·弹孔·1944年日本鬼子炮击观星台所致,损毁严重处已修复,留此小弹孔以作历史见证

逐鹿中原·周公测影台·古观星台     周公测影台·高表·按郭守敬创制原表五分之一复制·全国仅大都(北京)与阳城(告成)为四丈高表

逐鹿中原·周公测影台·古观星台                                  周公测影台·眺望远山

逐鹿中原·周公测影台·古观星台                                    周公测影台·日晷

逐鹿中原·周公测影台·古观星台                                 周公测影台·观星台上的小室

逐鹿中原·周公测影台·古观星台                              周公测影台·从观星台透视帝尧殿

逐鹿中原·周公测影台·古观星台                                周公测影台·帝尧殿·蠡斯殿

逐鹿中原·周公测影台·古观星台                                    周公测影台·蠡斯殿

逐鹿中原·周公测影台·古观星台                        周公测影台·正方案·用於定向的仪器,原为木制或铜制

逐鹿中原·周公测影台·古观星台                              周公测影台·石刻·镶嵌在帝尧殿墙上

逐鹿中原·周公测影台·古观星台                                   周公测影台·古观星台

逐鹿中原·周公测影台·古观星台                   周公测影台·仰仪·球面日晷·观测太阳位移、日蚀过程的仪器

逐鹿中原·周公测影台·古观星台                                  周公测影台·古观星台

逐鹿中原·周公测影台·古观星台                                周公测影台·古水井·郭守敬开凿

逐鹿中原·周公测影台·古观星台                                    周公测影台·碑林

逐鹿中原·周公测影台·古观星台

                                     周公测影台·周公祠


 

                          请关注下集《逐鹿中原·时代的遗产·白沙水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