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遥远的地方·河南淮阳·太昊陵灵佑池
6月11日
星期二
(太昊伏羲陵)
晴 北风 3 级
走上了另一条两车道的省道,路不宽但没有农民晾晒麦子。卅千米来到淮阳县城郊,一条景区道路绕着龙湖走了半边,来到太昊陵。
太昊陵是人文始祖伏羲氏定都和长眠的地方,陵墓位於淮阳县城北蔡河边。太昊陵包括太昊伏羲氏陵和祭祀的陵庙,是我国著名的三陵太昊陵,黄帝陵、大禹陵之一。是一座气势磅薄规模雄伟殿宇豪华的古代宫殿式建筑群,被称为“天下第一皇朝祖圣地。”太昊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十八大名陵之一,因太昊伏羲氏位居三皇之首,其陵墓被誉为天下第一陵。太昊陵庙以伏羲先天八卦数理兴建,是中国帝王陵庙大规模宫殿式古建筑群之孤例,分外城、内城、紫禁城三道皇城,
太昊伏羲陵·午朝门
太昊伏羲陵·文物保护碑
据《陈州府志》记载,太昊陵初建於春秋时期,汉以前有祠;自唐太宗李世民於贞观四年(公元630年)颁诏“禁民刍牧”后,五代周世宗、宋太祖赵匡胤都曾下诏分封太昊陵,或增派守陵户数;元朝庙貌渐颓至元末已荡然无存,宋以前建筑仅余一块传为苏小妹撰书的墓碑。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朱元璋驾临祭拜,之后不断扩修。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再次修葺,内外城垣始成定局。
太昊伏羲陵·道仪门
太昊伏羲陵·道仪门
太昊陵南临龙湖,蔡河是太昊陵南边界,横跨蔡河的石桥名“渡善桥”,俗称“面桥”,意为来到这里就要和“始祖爷”见面了。过桥便是太昊陵午朝门,门建於明代,单檐歇山顶,红门金钉为9排9路,属帝王规制。门前有台,台前有三连体五级垂带式踏跺,两侧有硬山式八字墙,门上方悬有“太昊陵”、“午朝门”、“开天立极”匾额。门东西两侧相距廿米左右,有馒头式卷棚顶东天门和西天门。
太昊伏羲陵·古柏
太昊伏羲陵·先天门
午朝门内中轴线上主甬道由青石铺就,两旁古柏参天庄严肃穆。前行是玉带河,河上有三座敞肩式石拱桥,分别与午朝门、东天门、西天门对应,玉带河穿过东西陵墙通往蔡河。再行是穿堂式“道仪门”,旧称通德门,是太昊陵第二道门。穿过道仪门迎面是一座高台建筑,上悬石匾镌刻“先天门”,门高十二米,为清代建筑,与道仪门一样,是为歌颂伏羲氏功德而命名。台上建有飞翠高阁三间,灰筒瓦覆顶周匝回廊,台正中有砖砌拱门。
太昊伏羲陵·先天门
太昊伏羲陵·太极门·太极广场
过先天门为太极广场,中有玉带路横贯东西,东通“三才门”和“东华门”,西通“五行门”和“西华门”。北与先天门相对为太极门,旧称太极坊或戟门,是太昊陵中心,与“两仪门”、“四象门”、“三才门”、“五行门”等都是以伏羲先天八卦之数理而定名。太极门筑於五级高台之上,东有角门名“仰观”,西有角门名“俯察”,以示太昊伏羲氏仰观於天俯察於地中观万物,开创先天八卦,肇始华夏文明。过太极门为太昊陵的中心大院,大院有钟、鼓楼东西对峙,为重檐歇山式建筑,下为直壁式台基。
太昊伏羲陵·鼓楼
太昊伏羲陵·太昊魂·天经-地义
统天殿建於明代,是陵内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龙凤大脊屋顶覆盖黄色琉璃瓦,门楣书有“太昊伏羲殿”;大殿四挑角为四绝人(庞涓、子都、韩信、罗成)等吻兽,殿内有“丈八木龛”雕工精细造型庄重,龛内塑有伏羲像,伏羲氏头生双角腰着虎皮,肩披树叶手托八卦赤脚袒腹,左右配享朱襄、昊英。朱襄为飞龙氏,造书契,昊英为潜龙氏,造甲历。殿内墙壁镶嵌长卅六米的青石浮雕《伏羲圣迹图》,分别为履巨人迹、伏羲出世、都於宛丘、结网罟、养牺牲、兴庖厨、定姓氏、制嫁娶、画八卦、刻书契、作甲历、兴礼乐、造干戈、诸夷归服、以龙纪官、崩葬於陈。殿前有阔大月台是历代举行祭祖大典的场所。环统天殿、钟鼓楼为东西廊房。
太昊伏羲陵·统天殿
太昊伏羲陵·显仁殿
出统天殿后门下台阶,便是显仁殿俗称“二殿”,重檐歇山式,灰筒瓦顶高台走廊,周围巨柱林立结构朴实端庄严谨。与显仁殿相对是太始门又称“寝殿”,为重檐歇山式高台建筑,殿下为古城门式门洞,门洞上嵌有阴刻楷书“太始门”,右悬“继天立极”,左悬“赞神明”铁匾。上筑寝殿,两厢有台阶、角门,可以绕殿循游。整座建筑始建於明代,分三次垒砌而成。楼内立有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御碑一通,故又称“御碑亭”。它是太昊陵现存古碑中有年款最早者。寝殿后先天八卦坛,坛用青砖垒砌,直壁式等边八角形,周有青石压条,坛面以青砖砌先天八卦图,先天八卦坛之后便是紫禁城,城内是伏羲氏的巨型陵墓,“陵高十寻”(八丈),上圆下方取天圆地方之意,陵墓前竖有巨型墓碑,高3.46米,宽80厘米,字大径尺,既无题跋又无年款,引得学界争论不休。
太昊伏羲陵·震古烁今
太昊伏羲陵·古碑
太昊陵除中轴线上的建筑外,侧院东有岳飞观、老君观、元都观、火神台;西有女蜗观、玉皇观、天仙观、三清观。在太昊陵陵区有古柏108株,古槐2株,古檀3株,新植松柏数千株。
仔细游览太昊陵至少需时三四小时,还要赶路,只能走马观花。没进淮阳县城,途中两个淮阳县域内的乡镇邮政所都不给盖邮戳。走了近四千千米,今天是第一次彻底的逆风,速度一直跑不起来。午饭在途中小镇解决,午后走到太康县;原计划到得早就去游览少康陵,只好放弃了。
行程:82
km
行时:7:15
太昊伏羲陵·太始门
太昊伏羲陵·陵墓
太昊伏羲陵·祭拜
太昊伏羲陵·古碑
太昊伏羲陵·铁烛台
太昊伏羲陵·太始门
太昊伏羲陵·女娲观
太昊伏羲陵·女娲殿
太昊伏羲陵·三清殿
太昊伏羲陵·天仙殿
太昊伏羲陵·天仙观
太昊伏羲陵·玉皇观
太昊伏羲陵·五行门
太昊伏羲陵·三才门
太昊伏羲陵·松园
太昊伏羲陵·松园
太昊伏羲陵·灵佑池
请关注下集《在那遥远的地方·大江南北·骆驼东南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