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轉自吳彥祖博客的一篇關於短片“赤地”的文,值得深思
(2010-05-26 00:32:40)
标签:
转载 |
原文地址:轉自吳彥祖博客的一篇關於短片“赤地”的文,值得深思作者:stylite
幾天前的晚上去看了赤地在香港國際電影節上的放映。恰逢媽媽在香港,所以就拖著她一道去了。媽媽對赤地的喜愛溢於言表,看完後徑直走到羅卓瑤導演跟前,談了她的一些看法。事實上媽媽當晚想說的還真多,可惜我趕著去參加朋友的派對,只好拉著她離開了。第二天羅卓瑤導演建議她可以把自己的想法通過我的博客傳達出來。所以呢以下就是我媽媽所寫的文章了:
關於赤地的思考
“我們知道什麽?我們如何知道?什麽是真實的?”
幾個世紀以來,不管是來自西方世界的偉大哲學家,像是蘇格拉底,亞裏士多德,亦或是東方一些偉大的道家思想家,他們無一不思索關於世界萬物之謎,“神”在自然現象中的角色定位,人類存在的意義以及它和地球之間的關系等命題。最近幾年,世界範圍內發生了很多驚人的變化;人類文明與地球之間碰撞的跡象也日益清晰,從而引起了大多數人的疑慮——地球上的生命萬物會終結嗎?
赤地由羅卓瑤導演指導,吳彥祖解說。這部短片通過鮮明的視覺效果以及縈繞於心強烈的對話,向觀眾闡述了這一終極命題。電影要求了如下的幾個查問:“對於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什麽是重要的?在環境問題上人類前進到了哪裏?如果說我們人類不得不去汙染地球,衰減我們的智能,麻木自己的感知,扼殺我們的情感,毀掉這個世界上所有自然的東西,那麽文明又有何必要呢?如果說一切終結的話,那麽所謂的“神”,它能夠重新創造世界,以及人類,並且心甘情願嗎?
在片子的短短十五分鐘內,羅卓瑤女士激發起了觀眾的深刻思考,以及對“真實性”的質疑。
“桌子就是桌子嗎?花就是花嗎?”量子論的暗示,某種程度上聲明了世界上的所有物質,從根本上來講是‘粒子’元素。我們都是粒子!最重要的是粒子與粒子之間適當的相互作用,才得以為我們創造一個更加和諧的環境。除了電影本身要傳達的這種強有力的啟示之外,觀眾更不能忽視掉的是一張張栩栩如生的照片,連同演員情感上飽滿的表演,以及吳彥祖夢幻一般的聲音表達,這些都可以算得上是附加值,同時這部寓意深刻的電影也包括了熱情,勇氣,以及奉獻精神。
前一篇:2010年05月20日
后一篇:三水肇庆高球之旅:淡定有钱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