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企要充分利用广东激活市场和产业的“新12条”政策

标签:
财经房产股票汽车it |
热焦点评(25-52):港企要充分利用广东激活市场和产业的“新12条”政策
彭澎接受《大公报》采访
题外话:广东推出新一轮刺激企业和产业发展的“12条措施”,再度加码招商引资及产业发展扶持力度,特别提出支持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
这次“12条政策”涉及真金白银补贴、贴息贷款的项目非常多,而且金额庞大,包括单个企业每年贴息贷款最高2000万元, 年度贴息贷款总规模总规模2000亿资金扶持企业;跨国企业全球研发中心最高奖600万。
这对于企业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会带来有力支持。前提是这些资助、奖励落地到位,应该说还是有吸引力的。当然,现在政府也困难,担心落实力度。
政府特别强调今次政策是在去年基础上加码,亦提到去年的补贴金额会在上半年落地打到企业账户,这对促进企业信心有些帮助。另外,商务厅厅长特别强调,这次12条措施对内外资企业是一视同仁的,现场亦公布一季度广东吸引外资数量和金额增长超过16%,好于全国及经济大省的平均水平。
去年的补贴还没给完,也说明了政府的困难。我给某区引进了一个项目,但是被告知奖励今年已经取消了。不过,一些企业还是要选择广东,这是市场环境、产业链供应链决定的。
港资企业目前仍属于外资企业待遇,12条激活市场主体的政策,对于香港企业而言也会有一些发展的帮助。尤其是,该政策特别提及将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重点产业投资发展,港企应该把握这些产业机遇。
毕竟,港澳台企业都享受外资待遇,港企进入广东有先天优势。该政策提到的一些现代化产业新赛道,有一些对香港而言也是有优势和资源的。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具身机器人等等都是香港高校的优势技术项目。最近,中美关税战的缓和,也有利于拓展大湾区高端制造业产业集群,形成粤港澳“科技+制造+金融+国际市场”的产业链供应链形态。
广东提及今年已经加快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包括在香港召开了海外主权基金和知名投资机构座谈会,在港澳、日韩、东南亚等地举办了一系列重大招商活动,接下来还将组织地市赴欧美日韩、中东、新加坡和港澳等重点地区开展招商活动。
在广东努力吸引外资的背景下,香港可以起到一些独特的作用,应该利用这个机遇发挥自身所长。
粤港澳的产业合作是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大方向。香港的优势在于科技研发、融资平台、国际市场的专业化等方面,香港应该充分利用自身所长,积极融入大湾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专家解读/港企须把握机遇 将研发成果转化为产业
大公报 A17:内地2025-05-13
图:香港在低空经济等领域有不少技术积累和项目储备。图为香港科技大学低空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团队成员演示无人机运送物品。\中新社
广东日前推出新一轮「12条措施」,再度加码招商引资及产业发展扶持力度,特别提出支持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港澳台企业在广东均属外资范畴,可享受「12条措施」同等待遇,「对香港企业来说,进入广东本来就具有先天优势,加上现在政策聚焦的新产业领域,香港高校和科研机构其实已有不少技术积累和项目储备。」
彭澎指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具身机器人等领域,正是香港高校近年来重点发展的科技方向,「香港如能把研发优势转化为产业落地项目,在广东寻找合作基地,将具备很大成长空间。」他认为中美贸易关系近期出现缓和,也为香港和整个大湾区的发展带来新机遇。「这有利于推动大湾区打造一个融合『科技+制造+金融+国际市场』的产业链与供应链格局,香港可在其中发挥连接全球市场和高端服务的作用。」
广东今年亦积极透过港澳等地「走出去」招商。今年以来,广东在香港召开了面向主权基金和国际投资机构的闭门会议。彭澎指,香港在这股招商热潮中,应发挥融资平台、国际市场的专业化等方面的优势。\大公报记者卢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