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特朗普,我们能不能“seethrough”?

(2025-02-11 15:09:19)
标签:

财经

股票

时评

特朗普我们能不能“see through”

彭澎 广州市博士科技创新研究会会长、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

 

特朗普2.0开始了风格比1.0似乎更犀利,而且显得更加有经验、有针对性。每一招都令世界大惊!

但就中美贸易战来看,好像还没有风烟四起。至少暂时做的比说的要轻松一些,对加拿大、墨西哥也如此。

是不是他就是说多过做呢?

暂时来看,在国际上还是比较谨慎操作的,包括俄乌战争也没有24小时内停火。

但在国内似乎就已经大张旗鼓了,光是一个国际开发署就炒掉了几万人,当然也涉及到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

 

根据美联储的经验,最好选择“see through”的立场。也就是看透、看穿。

“see through”并不意味着无动于衷,还是积极应对。

关键是把握“度”,即既要有所反应,也不要严重对抗。比如说,他对中国所有商品加税,而我们只有选择性地加税。让他感受到代价,却要不促使他采取更猛烈的加税政策。

这样,他也对内有所交待。毕竟时间会消化这一切。

 

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提高内需,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一些产业的“产能过剩”是实在的,并不是美国人说得没道理。当然,如果能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销售,那么中国的产能可以为全球服务,那当然就不能说“产能过剩”。

从现实来看,区域化可能是全球化的补充和替代。多开辟一些非美市场将是出口贸易和合理选择。

一方面提升消费在GDP的比重,也让老百姓享受经济增长的成果;另一方面,加强非美市场的比重,甚至一定程度上“走出去”设厂,可以消化部分“过剩产能”。

 

这样,才是真正的“see through”而不是当特朗普不存在。

 

2025年2月1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