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庸写郭靖、杨过杀死蒙哥错在哪?

(2024-10-23 09:19:27)
标签:

财经

历史

娱乐

文化

金庸写郭靖、杨过杀死蒙哥错在哪?

彭澎 广州市博士科技创新研究会会长

 

金庸在《神雕侠侣》中描写到襄阳之战杨过低头避过,飞步抢上,左手早已拾了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块,呼的一声掷出,正中蒙哥后心。杨过这一掷劲力何等刚猛,蒙哥筋断骨折,倒撞下马,登时毙命。

那么,蒙古帝国大汗蒙哥真的死于襄阳之战吗?真的是被杨过的飞石击死吗?郭靖当时在干嘛?

当然,金庸写的是小说。写杨过杀死蒙哥肯定是杜撰,可以原谅和理解。但是,写蒙哥死于襄阳则是大错特错了。

 

近期,经略西部腹地上了热搜。继重庆成为直辖市后,成都成为中国第三座拥有机场的城市。“渝新欧”启动的“中欧班列”开拓了丝绸之路的新篇章,把“亚欧大陆桥”的战略价值提升到了极致。

尤其是,抗日战争,日军没能攻破川渝地区,重庆作为陪都,解放碑的前身是国民政府的“精神堡垒”。有所谓“川军不灭,中国不亡”一说。

如此看来,把蒙哥战死在重庆合川写成战死在襄阳,是金庸的一大败笔。

据说,当初写作时,金庸并没有去过襄阳。他更多的是“想当然”地把蒙古最高统帅蒙哥写成战死襄阳,可能只因为他觉得襄阳够古老,比重庆合川名气更大,有利于故事的传播。

但是,如果说元军势力仅仅到达襄阳就灭掉了宋朝军队主力显然缺乏说服力。而蒙古大军确实比日军还厉害的是,蒙哥亲自打到了重庆,只是一座钓鱼城成为“上帝折鞭之处”。甚至导致蒙古大军没有进入非洲,在欧洲的攻势也急转直下。可以说,“钓鱼城之战”而不是“襄阳之战”改变了世界历史。

也就是说,金庸把襄阳当成重庆,贬低了蒙古大军的威力。同时,也降低了川渝大后方在全中国版图格局中的地位。

 

史载,当年,蒙哥兵临钓鱼城。守城主将是王坚郭靖的原型),副将张珏杨过的原型)。主将王坚有勇有谋,主持守城;副将张珏骁勇善战,负责组织敢死队夜袭。

在坚决守城与主动出击相结合的战术之下,蒙哥的军队疲劳不堪,导致急躁直接近城猛攻,结果被一炮击中砸死至于石炮是两将谁打出的,各说不一。因此,说是郭靖或是杨过的功劳都可以。

至于郭靖和杨过是怎么死的,金庸也交待不清楚。而王坚张珏两将因蒙古大军撤退而得以保全,即使20年后钓鱼城开城投元也要求“不可杀城中一人为条件。

 

写武侠小说当然不是写历史。但是,真正的“襄阳之战”,蒙军是破城而入的。理论上讲,城破之后,郭靖和杨过都很可能不得善终。

金庸将“襄阳之战”的破城写到了,但却把蒙哥之死嫁接过来,有吸引眼球的意思。而襄阳近武当山,有利于大侠们玩流派。石炮变手中飞石,也符合武侠道义,另当别论。

今天来看,重新考虑经略西部腹地”,显然不能用武侠来演义。至于有没有真正的大后方,又可再说。

但是,从沿海大开放,到西部大开发,还是符合邓公“两个大局”的发展理想的。

 

2024102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