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东又一次采取立法手段推进一个区域的发展,南沙科学城能否超越广州科学城?

(2024-01-24 10:16:02)
标签:

财经

时评

热焦点评(24-14):广东又一次采取立法手段推进一个区域的发展,南沙科学城能否超越广州科学城?

彭澎接受香港文汇报采访

 

题外话:广东又一次采取立法手段推进一个区域的发展,南沙科学城能否超越广州科学城?广东省人大通过了《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条例》,里面多条内容提到了与港澳在科研领域的合作以及港人在南沙的医保社保等条件放宽,不知道您是否方便谈谈科创方面的新条例,对于港澳在南沙开展科研项目合作能起到哪些帮助,以及布局新兴产业集群的内容,对大湾区未来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

彭:首先,推动实施广州南沙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使南沙科技创新有了一个大平台。看看当初广州科学城的建设对东部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引领,应该说,南沙科学城使新质生产力在南沙的落地和发展有了承载体。其次,允许将财政科研资金直接拨付至港澳牵头或者参与科研项目的科研单位,让港澳科研人员、科研项目在南沙有了与内地单位平等的获得资金资助的地位。再联系到法人代表、知识产权、企业所得税等等政策措施,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几乎没有什么障碍了。

无人系统产业放在第一。这是香港有一定优势的科技创新领域,值得期待。

创新与港澳对接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港澳可以独资合资合作设置医疗机构、港澳青年可以应聘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岗位、放宽设立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等等,方便了港澳人士全面参与南沙的各项建设。

 

粤立法放权南沙深化与港澳合作

 

广东又一次采取立法手段推进一个区域的发展,南沙科学城能否超越广州科学城?

粤立法放权南沙深化与港澳合作

香港文汇报 纵横大湾区2024-01-21

广东又一次采取立法手段推进一个区域的发展,南沙科学城能否超越广州科学城?《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条例》3月1日起实施,科技创新合作是重点。图为港才陈贤帅在实验室与科研人员讨论。 香港文汇报广州传真

  相关条例3月1日起施行 允科研资金跨境直拨 港才:真正解决后顾之忧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帅诚 广州报道)广东省人大常委会2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条例》(下称《南沙条例》)经广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南沙条例》共8章58条,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开放合作、城市发展、规则衔接、综合保障等方面,对南沙深化粤港澳合作作出规划。香港文汇报记者梳理发现,其中科技创新的8条内容多与港澳相关,尤其是提出了支持南沙实施财政科研资金跨境使用便利化措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财政科研资金直接拨付至香港、澳门地区牵头或者参与科研项目的科研单位。

  据了解,《南沙条例》也是广东省继《深汕深度合作区条例》后又一先行性试验性立法,在全国具有创新意义。

  广东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黄伟忠在会上表示,《南沙条例》的制定主要基于强化放权赋能、强化协同港澳、强化面向世界的立法思路,通过立法破除改革发展障碍。

  在放权赋能方面,条例提出,按照「能放则放」原则,将省、市有关管理职权依法调整由南沙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行使。支持将南沙行政区域范围农用地转用及土地征收的审批权限,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审批权限,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调剂建新方案审批权限依法调整由南沙实施。

  港人可担任科研机构法人

  《南沙条例》明确支持南沙实施财政科研资金跨境使用便利化措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财政科研资金直接拨付至香港、澳门地区牵头或者参与科研项目的科研单位。港澳科研机构因科研、测试、认证检查所需的产品和样品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免于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推动南沙联合港澳培育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设粤港澳创新创业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此外,符合条件的取得内地永久居留资格的国际人才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南沙担任科研机构法定代表人。

  「财政科研资金直接拨付至港澳科研项目的措施正式落地后,港澳科研人员、科研项目在南沙有了与内地单位平等的获得资金资助的地位,再结合法人代表资格、知识产权服务合作、企业所得税等政策措施,可以说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几乎没有什么障碍了。」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对《南沙条例》中关于支持港澳科研方面的内容称赞有加。

  此外,《南沙条例》把推动实施广州南沙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以及中科院明珠科学园等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布局科技创新重大项目放在科技创新章节的首位,足见南沙在广州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当初广州科学城的建设,对东部开发区转型升级也起到很强的引领作用,不难看出南沙科学城的建设,也将使得新质生产力在南沙的落地和发展有了承载体。」彭澎说。

  作为华南技术转化中心的香港人才代表,广东健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贤帅将自己在香港中文大学期间的博士课题带到广州,最终在大湾区的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和市场应用中实现转化。其公司旗下口腔颅颌面植入式技术转化而来的牙种植体产品,目前已入选了国家集采名录,年产值超4亿元,也成为「港澳成果+南沙转化+湾区应用」科创产业生态链的典型案例。

  「我们作为中小企业,一方面更容易受到国际市场环境影响,同时可转化的高质量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问题比较突出,这都会影响到我们的研发投入比例。」在陈贤帅看来,财政科研资金直接拨付至香港、澳门地区牵头或者参与科研项目的科研单位显然将能够吸引更多香港科研项目和人才直接参与到南沙的科研项目合作中,「南沙本身在港人生活就业配套政策方面已经相对完善,科研资金跨境放开,真正解决了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对于我们来说,也看到未来更多与香港科研领域合作的机会。」他说。

  布局新兴产业港企有优势

  产业发展也是一大重要章节。《南沙条例》中提及的「布局深海、深空、深地等新兴领域产业集群,科学谋划未来产业,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与半导体、生物医药、商业航天、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与新型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建设智能制造平台和粤港澳联合创新平台,发展工业机械人、服务机械人以及无人机、无人艇等无人系统产业,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无人体系产业孵化基地」等内容,都与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三部门发布的《关于支持广州南沙放宽市场准入与加强监管体制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相呼应,亦可看作是对《意见》的具体落实。

  「无人系统产业发展被放在了重要位置,相信接下来南沙在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发展中可以抢占先机,而像大疆无人机这样的行业头部企业拥有香港技术背景,说明香港在该领域也具备一定优势,未来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南沙的无人系统产业发展中,值得期待。」彭澎坦言。

  他还认为,产业发展离不开规则衔接和资格配套等保障的支撑,「所以这次在《南沙条例》中我看到创新与港澳对接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港澳可以独资合资合作设置医疗机构、港澳青年可以应聘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岗位、放宽设立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等等内容,真正做到了方便港澳人士全面参与南沙的各项建设。」他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