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港科大广州校区尝试跨科教学,培育复合人才

(2023-07-08 23:18:56)
标签:

财经

时评

热焦点评(23-51):港科大广州区尝试跨科教学育复合人才

彭澎接受《大公报》采访

 

题外话:港科大(广州)打破传统学科和专业设置模式,以4个枢纽和15个学域取代增强了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融合感觉比中山大学在学院之上再设置一个学部来得更靠谱。当然,前者还加上一个实验室,形成“枢纽+学域+实验室”的格局,不仅突破学科界限,还与市场更紧密结合。希望走出一条新路,这是各类境外高校中的探索者,对内地高校改革更为有益。

港科大穗校 跨科教学育复合人才

大公报 A10:内地2023-06-14

  图:跨学科教学与研究鼓励来自不同领域的学生分工合作。图为港科广的学生们在探讨学习课题。\受访者供图

  在刚刚结束的2023年金融科技奥林匹亚竞赛上,正式成立将满一周年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下称港科广)学生斩获多个奖项,未来获奖团队将继续打磨产品,期望早日为金融科技行业提供服务。他们的成功,展示了被称为「香港科技大学2.0」的跨学科教学与研究的成功,鼓励来自不同领域的学生分工合作,也为该校硕士生、博士生的研究能力设立了一个标杆,全校师生都将从中受益。港科广打破传统高校的「院系」之分,采用全新的「枢纽」和「学域」学术架构,致力于成为全世界第一家融合学科大学,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探路。\大公报记者 黄宝仪、帅诚

  港科广是香港科技大学(下称港科大)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自2022年9月1日正式开学以来,港科广致力推动融合学科,不设置传统学科和专业分界线,研究领域设4个枢纽及15个学域。4个枢纽分别为功能、信息、系统及社会,以融合学科模式学习。15个学域包括功能枢纽先进材料、地球与海洋大气科学、微电子等。

  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

  计算媒体与艺术学域的红鸟硕士班学生刘羽城告诉记者,来到港科广才发现,学科融合还需要项目相关专业的知识来补充、拓展思维,这是因为他参与的虚拟校园骑行项目,除了用到他本科计算机科学专业的知识,还涉及到机械设计、传感器等内容,「至少要掌握一些概念和术语,才能和其他专业的同学沟通、碰撞。」刘羽城说,在港科广最大的收获就是自身学习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功能枢纽地球与海洋大气科学学域博士生崔庆红,第一次听到交叉学科的时候就心生向往,「导师的指导方式专业且开明,学生自由度也高。」直到她真正接触这种教学方式,学习一些从未接触过的领域知识,「初期有点艰难!」博士生需要同时涉猎多个学科的内容,掌握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还需要平衡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带来了学习上的压力,但崔庆红说,这样的课程设置也让她对自己的科研项目和自我定位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万事开头难,难的不止是学生,还有老师。「港科广新模式的挑战,在于要让同学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不对他们作专业学科的限制,而是培养他们有目标的学习,通过课程赋能,帮助同学们实现职业上的愿景或者人生发展目标。」创新创业与公共政策学域助理教授许珂维是最早应聘到港科广的老师之一,在他看来,以项目带动融合学科的学习,是希望通过触类旁通去理解项目相关的其他学科最新发展,并能够运用多学科的方式去共同解决问题。

  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学校并不要求学生实现0到100的突破,只需要理解项目相关环节技术痛点,并找到合适的人组队解决问题,实际上既考验了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也训练了他们的演讲、沟通和解决问题等能力。

  交叉学科人才受青睐

  事实上,在今年的珠三角春招现场,拥有交叉学科背景的人才更受青睐,多位负责招聘的人士表示,核心技术在细分场景的深度应用是企业发展关键,除了单一领域的专业技能外,在其他应用领域也能积累一定实践经验或知识储备的复合型人才,会更有优势。这些导向,也恰好证明了港科广教育改革的意义。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指出,港科广打破传统学科和专业设置模式,以4个枢纽和15个学域取代,一方面把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统一到学生培养方向上,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不断的选择,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这种实验在硕博阶段相对容易,但推广到本科生阶段预料有一定难度,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