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湾区会不会与香港一起“抢人才”?

(2022-11-23 14:22:50)
标签:

财经

时评

股票

热焦点评(22-98):大湾区会不会与香港一起“抢人才”?

彭澎接受《大公报》采访

 

题外话:大湾区会不会与香港一起“抢人才”?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首份施政报告表示,必须更积极和进取地“抢企业”“抢人才”。确实,“抢人才”是香港施政报告的一大亮点。香港发力“抢人才”,对于珠三角来说,香港招揽的国际人才,会能带动大湾区国际人才吸引力提升吗? 未来香港在招徕国际人才后,粤港人才合作有哪些空间?

香港“抢人才”的第一方向应该是海外国际一流人才,这方面可以与内地城市形成差异化竞争。如果主要在内地“抢人才”,则是降维竞争,不利于合作共赢。如果香港抢到更多的国际人才,他们也更看重香港与大湾区城市的联系和构建一体化产业链供应链的前景。目前,香港在大湾区城市建立了许多大学校区,我认为这是“产学研+金融”合作的平台,要好好利用,这也有利于这些校区的发展。

 

专家解读/小河有水大河涨 人才效应辐射周边

大公报 A14:内地2022-11-17

大湾区会不会与香港一起“抢人才”?  图:湾区人才横琴交流现场。

  「香港的『抢人才』新政对大湾区内地城市而言也是一个机遇,正好可以弥补珠三角引才的短板。」广东省社科院港澳台研究中心副主任符永寿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称,「小河有水大河涨」,香港招揽国际人才也有利于带动大湾区提升国际人才吸引力。他建议粤港澳可加速「湾区通」工程,携手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

  广东省政协委员、香港中国商会创会会长陈丹丹指出,施政报告关于科研和人才的系列措施,不仅对香港和整个湾区创科人才梯队的形成和优化影响深远,对于落实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也具有支撑作用。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认为,「目前不少香港高校在湾区建立内地校区,这将成为香港国际人才与湾区内地城市合作的平台。未来湾区城市群可以利用好粤港『产学研+金融』合作的平台,促进湾区产业的升级发展」。

  香港上市联盟粤港澳大湾区主席周伟雄对施政报告提及的「北部都会区」建设尤为关注。他说,香港北部都会区最重要的主题就是「科创」;而深圳多区也在积极对接「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随着深港的交流合作增多,香港的人才效应也将辐射到深圳以及大湾区其他城市」。\大公报记者 卢静怡、黄宝仪、方俊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