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房产股票时评 |
财经评论(22-12):从国资国企改革看佛山的坚守与突破
高端访谈|彭澎:从国资国企改革看佛山的坚守与突破
佛山日报
核心提示
8月8日,佛山召开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会,8大市属企业集团全新亮相。一座民营经济大市,为何要下如此大功夫进行国资国企改革?一座万亿GDP城市,如何蹚出改革再出发的独特路径?
对此,本期《理论周刊》专访了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彭澎。他认为,佛山国资国企步入大整合大发展的关键期,改革要坚持系统思维、坚守城市特色,立足优势资源、敢啃民企不愿啃的“硬骨头”,积极布局新产业,走出佛山国资国企发展新道路,走出国资国企与民营经济高效率新互动。
彭澎。
专家简介
彭澎,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广州市博士科技创新研究会会长、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经济学、城市管理和区域公共政策。目前重点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治理协同机制、房地产政策与投资策略。著有《国际政治经济学》《政府角色论》《创新型城市》《广东省流通产业竞争力研究》等专著。
佛山国资国企步入大整合大发展关键期
此次国资国企改革明确了佛山抢抓国资国企大整合大发展机遇,进行系统化全面改革重组的决心。
《理论周刊》:如何解读佛山当前出台的《佛山市推动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彭澎: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下,国际形势复杂变化,同时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整体处于下行周期,国企保障国计民生的重要性进一步上升。佛山因早期改革路径等因素,长期以来国企相对不强,尤其是跟佛山在全国全省的经济体量相比、跟省内一些城市相比,佛山的国企相对缺乏存在感。其次,佛山国资国企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到了一个需要大整合的阶段,佛山是下定决心进行系统化全面改革重组,还是小打小闹、修修补补,《实施方案》的出台已经明确了答案。可以预见,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将带来大发展机遇。此次佛山对8大市属企业集团的整合,有条理也有思路,抓大放小,有利于把国企做优做大做强,对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也是一个机遇。无论上市也好,还是发展混合所有制也好,在佛山国资国企发展的大多数领域并不排斥民营经济和外来资本。
改革蕴含着佛山发展的独特路径
8大市属企业集团明确了佛山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新领域、新方向。
《理论周刊》:作为一座民营经济占比较高的制造业城市,佛山进行国资国企改革有何独特性?
彭澎:佛山国资国企的发展经过一段曲折的探索和实践。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产权改革。在此次改革中,佛山的乡镇企业更多地转向民营经济,进一步推动了市场化改革,其成绩有目共睹,也产生了罕见的一个镇出现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佳绩。在这个时期,佛山国资国企让出市场空间,只要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能接得上的领域,国资国企都以“收缩”为主。第二个阶段是十年前“准公共领域”和“半公共领域”的提出。当时社会普遍认为,只要是公共领域,政府就应该牵头,比如水务、垃圾处理等。但是一些带有公共领域性质的项目,也可以全球进行公开招商,国企民企外企都可参与。另一些领域也可以政府与非公有制经济合作,采取PPP(Public-Private
保持特色与优势,还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推进落实的过程中,要避免不自觉落入旧有的国有经济大包大揽、无所不能的思维陷阱。
《理论周刊》:在推进国资国企改革落实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有无可借鉴的做法?
彭澎:一是要继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要损害佛山民营经济大市的特色与风格。比如,浙江在着力提升国企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能力的同时,仍然把其重要的产业——制造业的大部分领域交给非公有制经济。二是在保障城市公共领域运行方面要追求高质量发展。在非公有制经济做不好、不愿做的领域,也要以全国一流乃至世界一流为目标,推动国资国企积极布局、创新发展。比如,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都不约而同地加强国资国企在公交、燃气等领域的投入。三是加强国资国企在高风险、新兴产业领域的引导示范作用。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国有资本纷纷加大对芯片、半导体、新材料等产业的投入,佛山可以参考这些城市国资的运作经验方法,通过加大对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等省级重点实验室平台的投入,不断提升国资国企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引导力。四是在推进落实过程中,要避免不自觉落入旧有的国有经济大包大揽、无所不能的思维陷阱。佛山要继续用好强大民营经济优势,在非公有制经济能承接、能做好的领域和产业项目,通过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让民营经济、外资经济有序进入,让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一起把产业做大做强。
布局战新产业,须有系统思维切勿盲目入局
国资国企选择进入战新产业,要考虑是否与传统产业相关、可以配套、有相近领域人才等因素,切不能盲目入局。
《理论周刊》:本次改革提出,佛山国资国企要进一步加强服务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此您有何建议?
彭澎:国资国企在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要有所选择,要有系统思维,不要什么都干。一是选择佛山有一定基础和资源的产业,如与传统产业相关、可以配套、有相近领域人才、有教育培训师资、有院士或专利所有者等领军人物、有技术引进等,并且要考虑本地民营企业对该领域的参与意愿;二是少量选择把握性不大、风险较大、前景可观、风口性强的产业,看准就做,全面扶持,同时也要学会适可而止。
《理论周刊》:当下,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主动寻求与国企合作、参与混改。如何实现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高效互补、良性互动?
彭澎:一是原则上要欢迎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非负面清单领域,在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做大做强的领域,国有经济要尽量避免直接竞争。二是在一些非公有制经济能够且有意愿进入的公共领域、准公共领域,可以通过混合所有制加强其参与程度。只要非公有制经济做得好的领域,公有制经济可以考虑适度退出或采取持股分红的方式。三是国企改革要加强董事会、经理层、股东会和职工大会等各个层面的责任和互动合作。尤其是选好管好一把手,用市场化方式选聘总经理、财务总监、技术总监、营销总监等经营人才。
总而言之,此次佛山国资国企改革力度很大、决心很足、覆盖面很全,突破性很大。佛山国资国企改革要走的是一条既防止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竞争抢市场,又保障公共领域高质量发展,并且在引领新兴产业领域有所突破的全新道路。
文/佛山日报记者林润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