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新政必须改、如何改?

标签:
网约车出租车新政户籍排量 |
问政风暴(16-16):网约车新政必须改、如何改?
彭澎出席“网约车新政广州论道”论坛
题外话:中央网约车新政给行业一些希望,但各地的细则则更为严厉。关注点是司机户籍、车龄排量。其实,关键是如何协调与出租车的利益,以及对整个行业发展前景的判断。我认为,网约车将占据大部分出租车市场,传统出租车将大大萎缩,当然也可上网成为网约车的一部分,巡游车将成为少数类型。
车龄、排量不应由行政决定 车籍规定变相限制户籍
2016-10-24 南方都市报
昨日下午,来自社会各界的代表参加了南方都市报举办的“网约车新政广州论道”论坛,就新政的细则进行深入讨论。
专车改革该怎么走?北上广深四城10月8日同时发布网约车地方细则的征求意见稿,其中,广州细则虽然没有对司机户籍进行限制,但一年新车、2
车况
“高端差异化”
无需行政来定义
广州细则规定车龄一年新车,是北上广深最为严格的,这样的规定是否合理?车龄的合适年限应该多少?
广州要求2.0L,1.8T排量汽车已经属于中高端车水平,这样规定是否合适?合理的排量要求应该多少?
“其实这次新政总原则就一个字, 限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哲文所所长曾德雄认为,“但这种 限 有点过了,比如排量已经超过了公务用车的标准。”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彭澎对此亦表示赞同。“这个标准需要一定的妥协,目前广州网约车共有40万-
“按照新政的定义,网
“其实车辆质量,服务者质量,包括滴滴等网约车平台都自身做了区分,”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王克明博士说,她前天打车叫了一辆4年车龄、1.6L排量的日产轩逸,并没有感觉服务有多差,“还有更重要的打分机制,其实服务者的质量从运营中已经体现差异化了。”
观众在提问环节亦集中对这个问题表达了担忧,“这样的 一刀切 导致网约车价格会变高?”广东省政协委员孟浩同样认为,高不高端,应该是市场的决定。“只要通过年审的汽车都应该允许参与网约车,要不然你就不要生产。能在马路上跑,为什么就不能做?”
司机
限制车籍
变相限制了户籍
相比北上深,广州没有要求本地户口,但依然要求本地牌照,户籍车籍的政策初衷是什么?这样的“一刀切”管理是否合理?
人车一致的要求为了责任溯源,为了更好提高汽车使用效率,是否需要更灵活设计?
苏少鑫认为,“一刀切”有待商榷。“按照《联合国难民公约》,难民是可以随父母在他的所在地享受教育的权利,但是我们的留守儿童是没有的,很多本地人觉得你这个外地人来了占用了我本地的公共资源。”苏少鑫说,其实大家都是中国人,为什么不允许同样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合法劳动呢?
“广州的车牌需要竞拍,竞拍的前提条件是广州户籍,或者广州居住两年并缴纳医保。它这一招实际上还是在设置一个行政许可,车籍限制某种程度上是变相 户籍限制 了,”农工党广东省联络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合邦律师事务所肖锦阳补充说,按照《行政许可法》,网约车安不安全、服务好不好都与户籍无关。
关于“人车一致”的问题,广州网约车新政细则中提及,“车主应取得本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且名下没有其他网约车同在经营期,”、“线上提供服务的车辆与线下实际提供服务的车辆一致”,这样可以方便责任溯源,但也可能造成一定闲置车辆资源的浪费。
“如果仅从安全溯源来说,这个限制就没必要了,”肖锦阳说,根据《侵权责任法》,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一致的时候,对责任的承担有明确、具体的。
彭澎提出:“出租车一台车都对应两个司机,为什么网约车不行呢,其实还是要搞清楚网约车到底是什么,究竟是不是出租车的一种,或者是完全特殊的新事物。”
苏少鑫亦认为,政策制定的初衷与合理性不能靠民众与学者来猜。“包括排量与车龄的限制,包括 人车一致 ,政府应该将这些制定原则背后的逻辑解释清楚。”
新政进度
缓冲期太短
网约车司机何去何从
半年政策执行缓冲期是否合理及现实?
相比广州半年的细则缓冲期,深圳则给予了两年时间。王克明则认为,这要看关键问题的改善步伐。“比如前面提及的年限及排量,如果能有效改善,不需要半年时间,如若不然,确实有点短。”
彭澎亦补充说,如果大家都被砍掉,可能大部分会转回黑车司机,或者又回去家里打麻将。“回归到一个问题,就是政府准备砍掉多少网约车,如果按现在的标准,半年后只有1万台网约车,其实这个行业基本就死了。我觉得现在有30万台车的话,你把他减少到28万左右,大家也都高兴,这样才能平稳实施。如果按照现行的细则,起码需要2-
广东省政协委员孟浩
车辆高不高端,应该是市场的决定。只要通过年审的汽车都应该允许参与网约车。
广州市人大代表曾德雄
这个新政整体原则是“限”,但这种“限”点过了,比如排量已经超过了公务用车的标准。
资深时事评论员苏少鑫
新政的合理性不应该由民众与学者来猜测,政府对于公共政策的合理性应该有一个说明解释,包括为什么是这个车龄、排量,为什么要“人车一致”。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彭澎
如果按照现行的细则出台,起码需要2-3年时间的政策缓冲期,让原有的车主“赚够钱”,有个退出时间。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王克明
其实车辆质量,服务者质量,包括滴滴等网约车平台都自身做了区分,还有更重要的打分机制,其实服务者的质量从运营中已经体现差异化了。
广东合邦律师事务所律师
肖锦阳
车籍限制某种程度上是变相“户籍限制”。
采写:南都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