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珠江边救生设施屡遭破坏,如何应对?

(2015-07-30 09:50:53)
标签:

救生

保护壳

设施

救生圈

公物

热焦点评(15-76):珠江边救生设施屡遭破坏,如何应对?

彭澎接受《信息时报》采访

 

题外话:广州珠江边救生设施屡遭破坏,固然与人的素质有关,但管理还是可以改进的。如加固设施;提示标语;定期维护更新;鼓励举报;严厉处罚;多方教育;舆论宣传;加强巡视;扩大视频监控范围;等等。既不能等国民素质好转才设置,也不能设置后不管。其实,加强管理也就是一种宣传教育,逐渐形成良好素质氛围。

 

江边救生设施屡遭破坏为哪般?

20150728 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讯(见习记者 任飞) 自江边救生设施上岗起,救生圈被盗、加装的保护箱被破坏、设施未履行职责便挪作他用等消息不断见诸报端。如今,广州汛期已至,记者连日来走访沿江路、滨江路,查看江边的救生设施,发现仍有问题存在,主要是保护壳被人为破坏,使用文字被污损等。

多处设施使用方法看不清

在救生设施设置之初,沿岸居民便反映,有的救生设施才上岗不到一周就被偷走。两年后,记者再度从沿江西路步行至解放大桥,再行进至滨江中路段的周周乐群众文化广场,全程近5公里,发现救生设施损坏的现象依然存在。

记者发现有两处人为破坏了的救生圈保护壳,其中一处还被拉开了锁扣。同时,有多处保护壳已被污垢遮蔽,路人已基本无法识别使用方法。在大元帅府小学正对面,救生圈保护壳的左侧已出现破洞。责任路段的环卫工人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小孩子路边玩耍时弄坏的。

在周周乐群众文化广场靠近江边的位置,一小段低洼的小路有两处救生圈保护壳。记者看到其中一个的锁扣已被损坏,护门大开,存放在保护壳内的尼龙绳线散落一地。周周乐群众文化广场负责人说,保护壳经常会被来这里玩耍的小孩打开,而这个位置是上面工作人员的盲区,难以顾及。

此外,沿江西路朝江湾大桥方向一段的救生圈有多处保护壳的表面被污损。记者尝试看清使用图解和文字,但未能如愿。

建议实行电话举报和拍照检举

针对上述情况,记者采访了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彭澎,他表示,政府对设施的损耗应有预估,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应及时更换和维修。彭澎说:政府在设施建设前期要有对设备耗损的预估和处理办法,一年有多少损毁要预估出来并制定相应的季度检查,保证江边救生设施的正常使用。此外,他还建议实行电话举报和拍照检举的办法,对损害公物的  行为和个人进行处罚。

同时,彭澎呼吁媒体对损坏公物的行为和个人进行曝光,只有足够重视,才能扭转和改变某些人的心态和素质。

彭澎也坦言,任何国家和地区对公物的维护都不可能做到100%个别的自然或人为损坏在所难免,但人为损坏公物的苗头必须及时遏制,提高爱护公物的意识非常必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