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复制性淡化了第三批自贸区设立的意义
(2015-02-04 09:45:45)
标签:
股票自贸区横琴自贸港澳 |
问政风暴(15-13):可复制性淡化了第三批自贸区设立的意义
彭澎接受《大公报》采访
题外话:当第二批自贸区政策还没有出台之时,国务院要求加快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经验。这意味着,如果有抓紧复制上海经验的区域,起码开放势头不输于第二自贸区。另一方面,如果全国都能复制上海经验,那么再批第三批自贸区的意义就有限了。实际上现有四个自贸区先探索,经验都可复制,可能是最好的模式。
淡化特殊性倒逼自贸竞争自贸区不接受垄断式经验
2015-01-30大公财经
大公财经1月30日讯(记者 董谦君)上海自贸区经验获国务院发文力推,未来将拟在全国范围推广。有专家就指出,这与中央一再强调“可复制、可推广”自贸区模式思路相结合,亦体现了从国家层面在自贸园区在制度设计上的统筹。这对试点地区亦将形成倒逼压力,力促其尽快拿出成绩和经验,有可能形成一定竞争,并催促掀起自贸竞争的新局面。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林江表示,自贸区在制度设计上存在明显的先进性,亦令外界一致看好,形成一定经验后推开实行具有积极意义,亦是中央一向强调“可复制、可推广”的指导战略。“面向全国范围复制经验,在目前广东、福建、天津等自贸区即将运作的背景下,已可看出新一轮自贸竞争已逐渐拉开帷幕。”
他认为,这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中央希望尽快看到自贸区试点成果,在复制上海经验的同时形成一定竞争,探索出在超越一般基础经验的新一轮成果。“如上海目前国企数量较多,而广东则是以民企为主,不同情况都有待自贸园区实践成果检验。”
自贸区不接受“垄断式”经验
而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则认为,“可复制经验”推广的全国范围,反映了自贸区特殊化将呈淡化趋向。这一泛化的政策对于目前筹建中的广东自贸区将会形成一定的倒逼作用。“在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对自贸园区的试验过程有望实现提速。”
他表示,与过去“要政策、要税收优惠”的特区式建设不同,自贸试验区并不接受“垄断式”的经验。“所以不会让‘特区’的形式存在过久的时间,要与其他地区维持在一定距离内的在起跑线。”接受市场化、公平化的检验,亦是此轮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初衷之一。
横琴冲刺世界金融次中心
珠海横琴新区29日召开建设工作会提到,开发横琴5年来GDP实现劲增25倍,固定资产投资平均每三天即达1个亿。融入港澳元素成为新区崛起关键。开启“港珠澳大桥时代”后,到2017年,以“港珠澳国际都会区”为目标的横琴,将建成珠三角金融产业聚集地和世界金融次中心。
珠海市委常委、横琴新区党委书记刘佳表示,横琴新区自开发至今的5年间,实现了GDP增长25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倍。以商事登记改革、口岸分线管理、司法改革等为代表的创新举措激发经济发展动力。横琴自贸区获批后,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等最新经济贸易制度,将引领新一轮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横琴开发以来,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796亿元,年均增长80.9%,平均每三天投入一个亿。”广东省委常委、珠海市委书记李嘉表示,目前,横琴引进和在谈世界500强企业52家、中国500强企业76家,总投资超过2500亿元的65个重大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自贸区重点服务对接港澳
对于横琴新近被纳入广东自贸区,他亦强调,服务港澳、对接港澳将成自贸区框架下建设的重中之重。“以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政务服务便捷化为重点,?力营造对接国际、融通港澳的国际化法治环境。”李嘉透露,将拟开展《横琴新区条例》修订立法调研,主动做好与即将出台的广东自贸试验区条例的对接完善。
其中,金融创新是横琴的重点和特色,?眼于建设粤港澳金融创新改革试验区,推进与港澳在跨境人民币业务领域合作和创新发展,开展以资本项目可兑换为重点的外汇管理改革等试点,推动自贸试验区与港澳地区投融资汇兑便利化,建立跨境国际交易平台。
刘佳表示,在开启“港珠澳大桥时代”后,到2017年,以“港珠澳国际都会区”为目标的横琴,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5.2万/人;建成珠三角金融产业聚集地和世界金融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