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州征选十件民生实事需要改进的地方

(2014-10-27 10:29:36)
标签:

广州市

征选

十件民生实事

专家座谈

问政风暴(14-91):广州征选十件民生实事需要改进的地方

彭澎出席广州十件民生实事专家座谈会

 

题外话:广州十件民生实事向社会公开征选,这是一个由民众论民生的好事。但要注意:一是征选方式应该利用手机信息等民众更容易参与的方式;二是民生实事不能替代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内容,只限于立竿见影的事项;三是十件实事要有指标和可操作性,完不成要问责;四是同类项目可以合并,减少重复……

 

民生实事该选啥且看专家“掐架”

2014-10-24  南方都市报

广州十件民生实事第二轮征选结果刚刚公布,专家座谈会就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昨天下午,广州市发改委联合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邀请了十余位专家,举行了十件民生实事的第二轮聚焦问卷调查。

虽然在第一轮市民的“海选”中曾一度遇冷,可昨天的专家座谈会却没有“遇冷”,市人大代表曾德雄来了,知名市政协委员韩志鹏、曹志伟、范松青来了,还有不少专家学者都赶到了现场。一个下午,两个半小时,专家们挨个发言,热议民生实事究竟要“实”在哪里,“民生”在哪里。“千万不要让今年的民生实事再成为一句口号!”不少专家异口同声说出这么一句话。

5000份民意报告会“原味”上传

“这些民生问题有没有实操性?能否解决?希望听听专家的意见!”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郑梓桢主持了昨天的座谈,他很有诚意地请在场专家“可从本行专业出发,对民意调查出来的大事进行排列,或者作出评点……既可以提颠覆性意见,也可以提自己的意见”。

市政协委员韩志鹏很高兴参加这个会,他认为会议本身就是对民意的一种尊重。“过去民生实事是政府自己给自己点菜,今年第一次有了票选、海选、民选,这是好事。应该把这些海选的声音原滋原味地交给政府,让政府决策的时候真正尊重民意。”

5000份民意调查的代表性究竟有多强?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也有一些疑问。他认为,在如此数据下,加入专家意见会让整个调查更有针对性。

“这是第一次真实的民意,是值得尊重的。”郑梓桢说,这次海选数据产生的整个过程是科学的,“既然是科学的,就应该如实报上去。”他认为,目前汇总排名前十的实事都是具备可实操性的,“政府是可以办到,也可以接受的”。

专家批部分入选项目官味太浓

不过,究竟入选的实事够不够“实”,专家们评起来可一点不心软。

“民生这个事情,对不同人有不同理解,怎么集中?”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院长岳经纶就说,首先就要有很多老百姓的角度。“现在列的里面,很多都是加强 、 加快 、 巩固 ,这些字眼就是政府的角度,表现形式上也应该更注重老百姓的语言。”他认为,民生实事应该首先关注弱势群体,其次应该执行普惠原则,“什么搞系统,终端这些就不太适合进来,这明显更多是从政府的角度出发。”

“很多东西写得太虚了。”彭澎举例,“比如说规划实施,怎么个实施法?实施到什么程度?又比如说解决退休老人问题,是要增加多少床位?能不能具体点?弄点指标出来?”

现场热议

韩志鹏说旧楼加装电梯重要

曾德雄说更关注没房住的人

然而,究竟什么样的“实事”容易落到实处呢?专家们之间也在打架。

“旧楼加装电梯是非常重要的!广州现在还有5万栋没有电梯的老楼,很多老人基本下不来……”在排名第四的住房保障问题上,韩志鹏关注的焦点还是放在“电梯”上。

“韩委员,这个问题我就不能赞同你了,我还是更关注那些还没房子住的人的问题。”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哲文所所长曾德雄一边说,一边拍了拍韩志鹏的肩膀。接着,他又谈起他自己心目中的十件民生实事:第一,社保医保,要解决大量历史遗留下来的退休人员社保医保问题;第二,食品安全,起码要保证流通领域上的食品没有问题;第三,教育,应该让每个在广州的小孩都有书读,而不仅仅是有户口的小孩……

结果,他的话还没说完,又被其他专家打断了:“不好意思,我插一句,这个问题确实解决不了。广东做过一个预算,你知道解决这些外地孩子读书的问题要多少钱吗?”

记者发现,座谈会上,不少专家都对民生实事提出了“推荐名单”,这些名单上的项目有相同的,也有不相同的,但会议到最终并没有一个结论。

据悉,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接下来还将就“民选”的2015年十大民生实事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建议,最终形成决策报告,将市民心声如实反映给市政府及相关部门。

关注焦点

NO1 为什么一定是“十”事?

“为什么一定要做十件事?为什么不可以是八件、九件?”

岳经纶认为,既然是解决民生问题,政府有能力、有需要做几件,就应该做几件实事。“地方财政收入那么多,大家交了那么多的税,政府就是分配财富,分配财富的方式之一,就是民生实事。”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郭巍青教授则有不同看法:“这十件事情应该是指在所有急于解决的事情当中,排名最靠前的十件事,或者是最需要资金倾斜的十件事。”不过他提出,政府解决民生实事也要有压力,“不要这件实事今年出现在名单里,明年还出现在名单里,政府应该改善提高自己公共管理的能力。”

NO2 什么是“民生”实事?

“政府用纳税人的钱,就要更多关注社会底层关心的问题。”对于“民生”的概念,大部分专家都意见统一。曹志伟就认为民生实事应该关注非营利性、非市场化的领域。曾德雄则一口气列出自己心目中的十件民生实事名单,大部分都关注基础民生。“我们要关注残疾人的保障,他们虽然小众,但背后辐射的却往往是整整一个家庭。”

范松青则更为直接:“政府不应该把本来就该做的本职常规工作当作民生实事来做。比如第一项,食品安全问题,这个本身就是政府该做的。”

“民生要民,实事要实。”他就建议政府应该突出重点,解决问题时不要撒胡椒面,面面俱到。

NO3“实事”怎么落实?

“组织对全市楼高9层及以下的楼梯楼进行安装电梯可行性评估。这个可行性评估有多大实用空间?还不如落实补偿机制的设定问题。”

“食品安全排名第一,说要监督抽检覆盖达100%。既然是抽检,怎么覆盖到100%?还不如直接把重点放到对食品的加工监测。”

在座谈中,如何把民生实事落到实处,也是专家们关心的一大问题。

“很多事情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政府绩效评价中心主任郑方辉就举例说,统一的食品检测,很多检测设备很贵,如果强制推行,政府财政也未必受得了。“所以很多目标要尽量具体,即便是抽检100%,也未必就说明你的食品是安全的。”

微观察

没有菜谱就让配菜,

究竟什么样的实事能解决?究竟选什么样的实事才真的是实事?昨日的座谈会听了一下午,记者也很混乱。

“我觉得很多项目都是相同的,比如说食品安全和加强食品类小作坊、小摊贩的抽检力度,这不都是一个大框里的吗?应该合并一些项目。”

“我就觉得不应该合并!合并就变得高大上了,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一年后怎么衡量?”

“我觉得应该把眼光放到基层民生问题上。”

“我倒觉得,有些东西是可以投票,有些东西是不可以的,关键还是要看实操性强不强。”

专家们也是众说纷纭,每个人关注的领域都不尽相同,颇有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架势。民生实事究竟该选啥呢?

“票选民生实事,究竟要不要设置一个标准?”曹志伟说,自己是当天上午搜集了一下关于广州民生实事的资料,一开始,就想找到以往民生实事评选的一个标准所在。“究竟是以能够惠及多少人为标准?还是以投入产出的比例为标准?”最后他的结论是:这事就没有标准。没有标准的是怎么评?“那就是只能跟着感觉走了,大家都选自己最熟悉的领域。最终,就很容易犯拍脑袋想问题的错误,而这样错误的结果,就是拍屁股走人。”他也提出了自己觉得应该进入民生实事的名单:办证难。

座谈会到最后,明年的民生实事究竟会成什么样,记者心里也没数。虽然这是首次让市民自己配菜,但没有菜谱的配菜真心也很难。

论十事

市政协委员韩志鹏:

“过去民生实事是政府自己给自己点菜,今年第一次有了票选、海选、民选,这是好事。应该把这些海选的声音原滋原味地交给政府,让政府决策的时候真正尊重民意。”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郭巍青教授:

“不要这件实事今年出现在名单里,明年还出现在名单里,政府应该改善提高自己公共管理的能力。”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院长岳经纶:

“现在列的里面,很多都是 加强 、 加快 、 巩固 ,这些字眼就是政府的角度,表现形式上也应该更注重老百姓的语言。”

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

“比如说规划实施,怎么个实施法?实施到什么程度?又比如说解决退休老人问题,是要增加多少床位?能不能具体点?弄点指标出来?”

海选广州十项

民生实事排名(前十)

1.食品安全

具体意见:强化广州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食品生产监督抽检覆盖率达到100%;食品流通环节重点经营主体监督抽检覆盖率达到100%票数2920

.生活保障

加快养老配套设施规划实施票数1839

.公共卫生及医疗保障

实现市民健康医疗档案全市各级医院联网 票数1815

.住房保障

组织对全市楼高9层以下的楼梯楼进行安装电梯可行性评估并予以公布 票数1781

.就业保障

推动高质量就业。全市实现新增就业人数20万以上,帮助16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 票数1752

.公共交通

增加城乡间公共交通站点与班次,进一步解决郊区地铁公交接驳问题 票数1712

.公共教育

解决幼儿园、小学学生早放学学校不托管的问题 票数1666

.公共交通

新增更多公交专用道,优化公交服务、提高通行能力 票数1567

.公共卫生及医疗保障

加大对现有社区医院的建设投入 票数1429

10 .公共文化

大力建设社区群众文化康乐健身设施 票数1404

采写:南都记者 尹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