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粤东西北持续增长动力不足的原因

(2014-09-25 09:19:47)
标签:

房产

粤东

西北

珠三角

交通基础设施

问政风暴(14-87):粤东西北持续增长动力不足的原因

彭澎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

 

题外话:广东区域失衡十分突出。振兴粤东西北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扩能增效、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为“三大抓手”实施重点突破,一年过去只能说略显成效。问题是珠三角的“虹吸效应”把周边的人财物都吸引过来了,而“灯下黑”效应又把引进的资源吸引过来了。对口帮扶和自我发现必须“两手抓”。

 

粤东西北持续增长动力不足

2014-09-24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林小昭

  身为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区域失衡的现象一直十分突出。近年来广东也采取多种强有力的举措,力图破解这一格局。
  去年7月广东省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提出,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扩能增效、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三大抓手”实施重点突破,努力振兴粤东西北。
  现如今,一年过去了,发展势头如何呢?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省粤东西北办副主任陈世庆23日在广东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十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介绍,今年上半年,粤东西北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粤东西北12GDP6791.9亿元,同比增长9%,高出全省1.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31亿元,增长34.9%,高出全省17.6个百分点。
  粤东西北的发展仍存在诸多不足。广东省人大财经委的调研发现,目前粤东西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动力不足。一是大型骨干企业不多,规模以上工业不强。传统产业大而不强,未形成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堆头不大,大项目数量少,发展平台积聚力不强。
  另一方面,目前粤东西北的产业配套不完善。在工业体系中,粤东西北地区普遍存在服装、食品、制药等传统支柱配套程度较低,没有形成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产业之间的经济联系也不够紧密,难以形成聚集效应。新兴产业的相关配套企业较少,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水平不高等。
  在城镇化方面,目前粤东西北城镇化率仅为48.8%,明显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较弱,新区建设总体上仍缺少有较强集聚效应和影响力的产业项目。
  尽管近几年粤东西北的增速不断加快,但其总体落后的面貌并未改变。数据显示,2013年粤东西北12GDP仅占全省的21%,人均GDP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8.3%。到目前为止,揭阳的揭西,河源的紫金、连平以及云浮的新兴等至今仍然没有高速公路,通往茂名、湛江也仅有一条沈海高速公路,至今仍未有高铁。
  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彭澎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由于区域差距过大,珠三角已经对粤东西北地区形成了“虹吸效应”,将粤东西北的主要资源都吸引到珠三角来,比如粤东西北稍微能干的人基本都到珠三角发展,这样以来,珠三角发展越好,粤东西北就越差。
  “同样投入一块钱,在珠三角产生的效益要比粤东西北好很多,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不愿意去粤东西北投资的原因所在。”彭澎说,包括东西北的高速公路,投资回报率都很低,所以到目前粤东西北的交通基础设施仍比较落后。
  “不能光盲目地修基础设施,必须要跟产业转移升级衔接起来。”彭澎说,必须要有实际的产业转移过去,例如通过珠三角城市对口帮扶粤东西北城市等举措,既可以为珠三角的产业寻找到新的发展空间,又能带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城镇化,达到一举多得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