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BRT和有轨电车先建试验段评估再推广是一个好经验
(2014-08-27 09:33:58)
标签:
有轨电车轨道交通线路广州金融城 |
财经周评(14-68):广州BRT和有轨电车先建试验段评估再推广是一个好经验
试验段评估报告未出 有轨电车不宜推广
2014年8月26日南方日报评论
彭 澎
到底广州规划了多少条有轨电车线路,好像谁也说不清。各方揣测有轨电车建设高潮出现的原因可能有几条:一是省政府与南车北车集团有招商引资计划,以新建有轨电车线网作为开辟市场的手段,可以增加对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二是有轨电车不像地铁需要国家发改委审批,市政府层面就可以决定,甚至区县级市政府都可以提出规划;三是有轨电车似乎建设成本较低,又比公交专用线更加固定。
近日,广州市有轨电车公司发布一则招标公告,拟规划一条全长13.1公里、沿东西方向横贯广州国际金融城的新型轨道交通线,这条线路将串联起珠江新城、国际金融城和黄埔临港商务区,共设17个站点。一时又引发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的众说纷纭。
首先是第一条有轨电车试验段即将开通,争议已经颇多。规划中的海珠环岛有轨电车,其中的试验段起始于万胜围、沿新港东路到琶洲塔附近往北拐向珠江边的阅江西路,线路全长约7.7公里,共设置11座车站。由于这条试验段沿着江边走,而且在广州塔附近未来还将建设一条中轴线新型轻轨,因此引起各种争议,包括对景观、居民噪声、用地、绿化等的影响。这条试验段多少是整个海珠环岛的示范段,某种意义上,也可成为广州整个有轨电车系统的参考段。
有意思的是,BRT在广州兴建的第一条线路中山大道快速公交也称“试验线”,设有31条路线及26对车站,西起天河体育中心,东至黄埔夏园,全线总长22.9公里。从2010年2月10日开始免费试营运并于当月20日正式营运,至今仍没有建第二条。拟议中的第二条BRT在广州大道,由于对试验段的评估包括审计结果有不同看法,因此,再建BRT仍在征求意见之中,并让公咨委介入讨论。
那么,再建有轨电车何不等待试验段通车并进行评估之后再作判断?其中,包括有轨电车与BRT相比孰优孰劣的比较。
其次,广州的轨道交通应该有一个更全面的评估和系统规划。有关招标公告对于这条新型轨道交通的定位是,为公交系统的一种形式,是广州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的补充。
在广州市轨道交通规划线网中,有4条轨道交通线路以及1条城际线经过国际金融城,其中地铁线路分布有四、五、十一、十三号线(四、五号线已运营),城际线为广佛环城。对于这条新型轨道交通线,交通规划中并没有提到。显然,这是一条新规划的线路。
这样就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原先的交通规划是不是存在问题,所规划线路不足以承担相关的交通流量安排;二是有地铁和城际轨道的规划了,有轨电车与这些轨道交通方式的关系是怎样的。当然,从招标公告来看,本次招标是选择一家交通研究机构对新型轨道交通线路进行进一步研究,希望能够尽快稳定线路方案,促进线路设计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展,为尽早开工建设创造条件。也就是说,目前是一种意向性安排或设想。
根据有关方面的回复,“目前仅是进行前期的研究,线路并未经过立项审批,所以一切都没最终确定,而金融城内研究的这个新型轨道交通系统,有考虑采用有轨电车线,但也未最终确定。”可是从17个车站大部分为地面站(15个)以及本次招标公告的发布单位是广州市有轨电车公司而不是市地铁公司来看,建有轨电车的可能性大过地铁。
更有意思的是,新线路的走向基本上和现有的五号线呈平行而且高度重合,这条新线路是否有必要建成为争议的焦点。但新线路穿越三大CBD地区,人口将越来越密集,作为五号线的补充也未尝不可。
最后,对一窝蜂上有轨电车的非议是最多的。到底广州规划了多少条有轨电车线路,好像谁也说不清。不仅主城区有多条有轨电车的设想,连萝岗区也计划建设4条有轨电车线路,增城区政府更是要建10条线路。
各方揣测有轨电车建设高潮出现的原因可能有几条:一是省政府与南车北车集团有招商引资计划,以新建有轨电车线网作为开辟市场的手段,可以增加对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二是有轨电车不像地铁需要国家发改委审批,市政府层面就可以决定,甚至区县级市政府都可以提出规划;三是有轨电车似乎建设成本较低,又比公交专用线更加固定。
因此,广州需要对包括地铁、城际轨道、轻轨、有轨电车以及BRT、高快速路等快速交通系统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评估,并使之落地。总体上应该遵循的原则是人口密集的主城区以建地铁为主,郊区以建城际轨道和轻轨为主,区间衔接和其他轨道交通形式的补充可以用有轨电车和BRT。从重庆、厦门、成都等城市的经验来看,轻轨、BRT可以考虑以高架为主,以减少对地面资源的挤占。
但先建试验段,经过评估,再考虑是否推广,应该成为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的一条好经验,并坚持下去,为全国轨道交通建设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作出示范。
(作者为南方民间智库专家委员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