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国企改革的新战略思维
(2014-02-24 10:05:31)
标签:
副会长三大广州市顶层设计战略思维财经 |
财经周评(14-10):广东国企改革的新战略思维
广东国企改革的新战略思维
2014年02月21日
今日论衡之财经观象
□彭澎
日前,广东召开全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会议,对新一轮国企改革进行总动员,展现出一些新战略思维。省国资委拟选择40—50家省属企业进行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有发展前景、有资本价值,并能代表广东水平的优势企业。
“以改革和互联网思维增强竞争力”,这可能是此次会议透出的最引人注目的新提法、新思维。近年来,互联网对产业、企业和社会生活的冲击已累加到量变引发质变的阶段,有观点认为互联网将彻底改变经济运行模式和商业运作模式。各种移动终端在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电子商务挑战实体商业、互联网金融挑战银行业务、物联网改变物流模式和家居生活等等,股市上凡是沾上“互联网概念”的股票都掀开了“想象空间”……所有这些,无不刺激广东国企调整发展方向。那么,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呢徐少华副省长形象地将其概括为24小时在线、360度联系、海量数据取胜、专注到极致、开发合作共享等特征,并强调要充分借鉴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国企转型升级和发展壮大,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这是与以往国企改革完全不同的视角,它要求生产、经营、管理、资本运作、跨地域跨领域控制都要借助互联网。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是三中全会提出的核心理念之一。其实,这也是国企改革最重要的举措之一。据称广东将引进其他所有制经济的资金、品牌、技术、产权及监管方式,探索相互参股等形式将国企做强做大。有分析认为,国有资本持股比例有可能降低到50%以下,倘若如此,这是长期以来都没有的突破。目前,省属国有全资企业和国有绝对控股企业户数所占比重达84%,集中了省属近80%的国有资本。但国资委对不控股的一级企业集团如何管理可能是具有挑战性的。另一方面,将通过员工参股、增量奖股、岗位分红等方式改革分配制度,构建企业、员工利益共同体。企业命运共同体的关键是资本的纽带联系,但对哪些行业和企业实施员工参股,哪些实施管理层持股,需要有全局部署。
构建统一监管“大国资”新格局,这虽然在广东省属国企改革中强调得不多,但却是广州国企改革探索的重点。广州市明确将市属130户一级企业全部纳入市国资委统一监管,建立“大国资”监管体系。而省里则提出,管理上要简政放权,制定政府权责清单和投资负面清单,划清国资管理部门的权责边界,增强国资国企发展活力;切实增强国企市场主体地位,做到按市场规律运行、按优胜劣汰结果予以评价。无论怎样,从“管资产”向“管资本”的转变将对国资委如何更科学、更市场化地管人、管钱提出新的要求。
总的来看,广东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是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等四大方面作为基本方向。此外,再加上之前已进入实施阶段的“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广东国资国企既有战略布局的调整,也有体制机制的改革,而上述三大战略思维和视角有可能带来广东国资国企发展的新格局。
(作者为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