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广东以及上海开展自贸区试验,香港急需调整心态
(2013-09-18 10:33:23)
标签:
目光题外话重点水平深度财经 |
热焦点评(13-179):面对广东以及上海开展自贸区试验,香港急需调整心态
彭澎接受香港大公报采访
题外话:面对广东以及上海开展自贸区试验,香港心态复杂。回归以来,香港受中央呵护,处处恩爱有加,甚至不惜牺牲广东的利益。如长期压制珠三角港口群的发展、国际航线的开通、医院律师会计等行业也是不对等开放……但香港与珠三角要从垂直分工发展为水平分工,要转变的首先是香港的心态。
应发挥人币离岸中心优势
2013-09-17 香港大公报
【本报实习记者官文清广州十六日电】粤港澳自贸区消息不断传出令其定位和功能日渐清晰。内地专家指出,粤港澳自贸区申建应侧重对商贸和投资自由化做出尝试,引入香港完善制度的同时拉动香港服务贸易繁荣。亦有专家提出,自贸区起步阶段香港金融中心优势仍在。香港应借力粤港澳自贸区广大腹地和配套资源的同时,发挥人民币离岸中心优势,将金融影响辐射东南亚及亚太地区。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指出,与上海国际性多边贸易区不同,粤港澳自贸区应侧重对商品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上做尝试,并引入香港完善的商事服务的仲裁等机构。“以前深圳提出借用香港商法的想法虽已流产,但可引入至粤港澳自贸区尝试。”林江称,自贸区免关税免消费税政策已是极大优势,若在人民币自由兑换及开放市场准入的基础上,再允许法律体系和会计准则自由使用,将对港企带来极大便利,拉动粤港服务贸易繁荣发展。
广东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会长彭澎则告诉本报,随着内地经济已向世界深度开放,香港作为沟通内地和世界的桥樑及中转站角色不断弱化,这也是近年香港经济增长不足的原因。故对粤港澳自贸区的申建,香港应该放下竞争的心态,把自贸区当成优势服务业和金融业进入内地的绝佳平台。并借助这一跳板摆脱香港地域限制,获得巨大的经济腹地,扩大香港服务业和金融业的影响力。
彭澎认为,已获批的上海自贸区重点是金融开放,将来一旦人民币实现国际化,上海或将取代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不过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起步早的优势仍在,银行和金融机构都已发展出成熟的基建配置,认为香港应将目光投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