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下放权力多,管理体制创新不多
(2013-06-04 12:56:45)
标签:
报人功能投资项目政策性财经 |
热焦点评(13-95):南沙下放权力多,管理体制创新不多
彭澎接受《新快报》采访
题外话:南沙一再成为关注焦点,一个以授予南沙新区自主权为主轴的《条例》出台,广州市将各种市级权限全面下放给南沙,既让其他各区县级市艳羡,也有担忧南沙会不会利用这些权限。而其中最根本一点,南沙的体制机制创新的并不多,尤其是在与港澳全面合作方面,主要还是征求意见和欢迎来往,没有参与管理的设想。
免责条款利于干部创新 居民证制度遗憾未列入
金羊网-新快报作者:占文平2013/5/30
亮点解读
自主权
本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不适应南沙新区发展的,市人民政府可以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对有关地方性法规的适用范围进行修改;本市制定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不适应南沙新区发展的,南沙新区管理机构可以提请市人民政府就其在南沙新区的适用作出决定。在坚持国家法制统一原则和本市地方性法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市人民政府和南沙新区管理机构可以就南沙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制定相关文件在南沙新区先行先试,并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南沙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就推进南沙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作出相关决议、决定,并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虽有特殊性,但并无自主立法权
广东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原广东省委党校副校长陈鸿宇:
“市人民政府和南沙新区管理机构可以就南沙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制定相关文件在南沙新区先行先试”等提法很有创新性,可以保障南沙国家新区的优势。允许南沙比其他各区有更多的自主权限,这是对南沙发展寄予很大的期望。
广东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
《条例》表明,南沙作为国家新区,可以在全市享有一定的特殊性,看齐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条例》现有规定:南沙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作出相关决议、决定都要报市人大备案。按照这一说法,南沙并没有自主立法权。今后是否会有自主立法权,还很难说。但仅就目前的文件来看,南沙已经比其他区享有更多的发展自主权了,这对提高南沙办事效率、制度建设等是利好。目前来看,南沙也不需要独立立法自主权,南沙现在还承载不起。 (黎秋玲)
社会组织
政策是否落实是关键
文件原文
明确南沙新区应当在社会事业、市政公用事业等领域建立购买公共服务等制度;南沙新区内,除政治性社会组织外,其他社会组织可以直接登记。
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启智服务总队队长李森:
李森认为,政府对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给予财政资金支持,将给成立初期的社会组织带来福音。李森坦言,以项目形式运转是社会组织发展的趋势,“有了项目后,就会有固定的服务对象及稳定的参与服务人群,当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时,项目也会开展得越来越顺利,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注册社工孔碧莹:
“目前广州专业社工的缺口很大。”从事十余年公益活动,孔碧莹坦言,其实广州早在2010年就发布过一系列规范社会组织发展的意见,里面对社工的管理与评价也做了相应说明,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社会上对社工的认同度并不高,“健全对社工的登记、管理与评价,可以很好地规范这一个群体的发展,但关键是要落实到位。” (黄婷)
科研投入
比例虽高但总体待提高
文件原文
南沙新区区本级财政用于科技研究与开发的经费占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应当超过百分之四,并视财力情况逐步增加。
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王小刚:
目前,广州市本级财政用于科技研究与开发的经费占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是超过百分之三,而南沙规定这一比例要超过百分之四,比广州还高。但南沙的经济总量小,总的科研经费投入仍然不高。
南沙新区还拟探索建立特殊人才居住证制度,保障在南沙新区工作的人才享受与户籍居民相同的福利,这个政策可以拍手叫好。但关键是居住证后面的含金量以及是否落实。而对南沙新区将建立知识产权资源数据库和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王小刚则表示,这是建设现代服务业新的切入点,极具挑战性,将是一个长期性的探索。
广州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艳华:
人才引进方面,不应该只侧重自然科学研究,还应当加大社会研究团队的引进,“现在大部分开发新区引进人才,都是自然科学类,但其实社会发展到如今,社会科学也非常重要,应当引起重视。 (唐星周雯)
优惠政策
发展定位仍不让人满意
文件原文
商事登记制度:南沙新区实行主体资格登记和经营项目许可相分离、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认缴、企业主体资格登记与住所或者经营场所审批相分离等商事登记制度。
优化税务管理:税务部门应当落实国家鼓励创新创业和扶持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优化税收征管机制,提高纳税服务水平,创建有利于南沙新区建设和发展的良好税收环境;南沙新区管理机构应当根据推动产业发展的需要,提请有关部门对符合规定的产业、行业制定并实施税收优惠政策。
行政审批零收费制度:南沙新区对企业实行行政审批零收费制度,但资源补偿、环境保护和国际对等类行政事业性收费除外。
广东省社科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所所长丁力:
政府降低门槛,让利企业,对企业自然是个利好消息。但这些优惠,是否能成为南沙的核心吸引力,我个人并不看好。优惠政策,并不足以成为南沙发展动力。对于南沙的发展定位,仍不能令人满意。南沙要作为新区崛起,必须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但现在没有,中央没有给南沙优质的资源或者项目。抛开中央的青睐,南沙是否能依赖港澳资源?“港澳还是观望情绪重,香港本身空心化,很少有大的投资项目,而且南沙也没有把香港真正拉进来。再来看看南沙自己,我认为并没有好好发挥现有产业优势,还是没有理清自己与广州其他区域的关系。南沙就像个彪形大汉,需要吃八碗饭,但现在只给了一碗粥。 (周雯)
环境保护
准入要求之高国内罕见
文件原文
南沙新区内建设项目的工艺、技术、装备和环保措施应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不得对南沙新区以及周边区域造成明显的环境影响。南沙新区相邻两千五百米区域内的建设项目可能对南沙新区造成环境污染的,有关部门应当在办理项目选址和环境影响评价手续之前征求南沙新区管理机构的意见,南沙新区管理机构当在收到征求意见书之日起十五日内答复。
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周永章:
南沙的定位不是工业区,而是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的新型城区。南沙靠海的地理位置以及功能定位,决定了它对环保的要求非常的高。“南沙新区相邻2500米区域内的建设项目可能对南沙新区造成环境污染的,有关部门应当在办理项目选址和环境影响评价手续之前征求南沙新区管理机构的意见”,这一要求,在中国都非常罕见,表现了中央、省、市对南沙新区宜居、环境的期望。 (刘操)
资金投入
两大资金来源确保发展
文件原文
市人民政府应当在项目选择、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各种专项资金统筹以及资金配套等方面对南沙新区给予优先安排。南沙新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租赁收益全额留存南沙新区,按照国家规定扣除、计提有关费用和政策性资金后,作为南沙新区建设发展资金。
市法制办相关人士:
考虑到南沙发展初期,需要大量的资金。中新知识城、珠海横琴新区等,都提出了当地的土地出让收益留在本地的政策优惠,“这个条例由南沙区先行草拟,下来还要征集各有关方面意见,报市政府讨论,最后还要报人大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