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保一”战略:既要保速度又要保质量
(2013-03-13 16:34:40)
标签:
亿元保质量广州市广东省财经 |
财经周评(13-14):广东“保一”战略:既要保速度又要保质量
广东“保一”战略:既要保速度又要保质量
2013年03月09日羊城晚报
首席评论
□彭澎
广东面对着江苏的追赶要“保一”、广州面对着天津的追赶要“保三”,而且广东“保一”与广州“保三”联系起来了。这种状况在全国“两会”期间再次让人关注。
其实,两会前,全省各级政府都已感受到这种压力。占全省经济总量近1/4的广州表示要“跳起来摘桃子”,不仅把经济增长目标从9%调高到10%,而且要求各区都要上调发展目标,比如黄埔区就从11%调高到13%,而该区去年增长幅度只有7.6%。
从省里的部署来看,首先是要求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四大市带头“跳起来”。去年广州GDP是13500亿元(增长10.5%),深圳是12950亿元(增长10%),佛山是6709亿元(增长8.2%),东莞是5010亿元(增长6.1%)。四大市经济总量占全省5.7万亿的67%,所以四大市能发展快一点,广东省“保一”目标才有可能实现。而江苏经济总量是5.4万亿,比广东少3000亿元。根据正式公布的数据,今后五年及今年,广东发展速度定为8%左右,江苏定为10%,如果各自照此发展速度,江苏就将在2015年超过广东。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四大市都要争取把发展速度保持在10%以上,才有可能使全省避免被江苏追上。
问题是四大市各自面临的问题都不一样。作为广州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因过度依赖日本投资,受中日关系的影响比较大,但基础设施建设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只要控制合适的负债率就有可能保持10%以上的发展速度。深圳受世界市场的影响较大,外贸出口仍将是挖掘潜力的方向,但本土跨国公司加大对本土市场的开发也仍有可为之处。佛山传统制造业比重较高,产业升级是突破口,如能将庞大的民间资金与产业对接好,产业金融可以带动产业升级,增长幅度拉高到10%以上仍是有可能的。东莞对外依存度较高,受金融危机冲击大,但似乎有走出低谷的迹象,“腾笼换鸟”战略正在显效,提高两三个百分点的增长也是有可能的。
其次是要求粤东西北地区跳跃式发展。广东省与江苏省相比,最大特点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珠三角一枝独秀,粤东西北地区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近些年江苏追赶上来的主要因素是在苏南保持高增长的同时,苏北全面拉近了与苏南的差距。同时期,珠三角与东西北地区的差距却不见明显的缩小。因此,广东必须把粤东西北的发展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这既是“保一”的潜力所在,也是均衡发展的要求。问题是着力点在哪里?我们必须弄清楚,为什么苏北发展起来了,粤东西北却仍然落后?近年来江苏省实施了包括产业、财政、科技、人才在内的支持振兴苏北发展“四项转移”政策,以及“五方挂钩”(省级机关、高等院校、大型国有企业、苏南经济相对发达县市区与苏北经济相对薄弱的县区挂钩帮扶)脱贫攻坚工程。而广东也实施了“双转移”、“腾笼换鸟”,由于各种原因,效果却未能充分显现。
另外,要在高速度的追求中坚持朝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如清远去年增长速度为6.1%,今年则调高到8%。但是清远高增长到28%的峰顶后回落到去年的6.1%峰谷,很大原因是转型升级中放弃了高污染产业的继续引入,房地产也受到调控的影响。因此,如果大大提高增长幅度,千万不要走回头路,为了GDP不管环境污染。再如广州市黄埔区的增长速度从7.6%调高到13%,几乎翻番,有没有产业来支撑?若无,则很可能走回头路,重速度不重质量。毕竟黄埔区这些年正经历产业调整阵痛。当然,广州经济、城市重心的东移,将使黄埔区有可能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总之,正如胡春华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表态,对做好广东工作有信心,但“广东发展任务仍然很重,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作者是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