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佛同城化要抓住市民最关心的问题
(2013-02-15 22:28:34)
标签:
房产 |
财经周评(13-10):广佛同城化要抓住市民最关心的问题
广佛同城化要抓住市民最关心的问题
羊城晚报2013-02-05
彭澎
今日论衡之公民问政
近日,佛山两会上有政协委员在加快广佛同城接轨的提案中提出,2009年广佛签订同城化框架协议后,两市各种对接项目热闹了一阵子,但从去年开始感觉到广佛同城的进度“放缓了”:没有大项目,没有新进展,甚至老问题也迟迟得不到解决。广佛同城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眼球,甚至有广佛同城可能会变成“假同城”的担忧。
作为一个广州市民,我也不时来往于广佛之间,感受最深的是两市许多高速路对接不顺畅。首先是广州环城高速连不上佛山一环,而“两环”相距仅几公里而已。据说,两地也曾就此协调过,但对龙溪大道快速化仍有分歧。似乎问题是在广州方面,主要是涉及大量征地拆迁及桥隧建设,融资难度大。但同样是融资有难度,佛山方面却把海八路快速化完成了,而广州方面的龙溪大道快速化改造不动工。这是否说明,在广佛同城化的某些问题上,双方多少还存在着“一头冷一头热”?当年“两头同时热”的景象哪里去了呢?难道真是“兄弟之间一谈钱就不亲热”了吗?
说真的,广佛之间高速最便利的似乎是广珠西线去顺德,旧有的广佛高速经改善后也不错。但在交通连接方面问题仍然很多。如广州内环的几条放射线原计划是通向佛山境内的,但目前似乎仍是留有接口而已,并未见实质动作;连接顺德龙洲路和番禺市良路的三善大桥扩建工程也因广州方面认为客流量下降,没有扩建必要性了。这几条连接线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佛山热、广州冷!
有意思的是,佛山有人却认为,两地交通便利后,将会使佛山的商业受损,因为更多的佛山人会到广州消费。要真是这样,又怎么解释广州不热衷于把两地连接线搞好呢?
除了交通,教育资源的开放问题也是市民比较关注的。有“候鸟族”抱怨,在广州工作,在佛山买房,户籍在佛山,小孩只能在佛山上学,作为纳税人为什么孩子就不能在广州上学?
问题是,类似想法的人大多一样。这就是问题所在了。如果一些广州人想让小孩在佛山上学,一些佛山人想让小孩在广州上学,问题可能就较容易解决了。试想广佛同城化实现“协同教育”、资源共享,结果广佛人都涌向广州上学,只能是新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更何况,目前,广佛各自市内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尚不能实现自由择校;各地在异地高考、中考等方面也仍有巨大分歧。简单化地认为广佛同城化就可以教育资源共享,完全是不切实际的。某种程度上,这也要与两地的高考、中考政策对接。
与市民最关心的事项有所不同,两地政经学界似乎更重视广佛的产业协作,认为只有把两地的经济、市场、人才、技术创新等联系起来,才能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实际上,在我看来,广佛同城化涉及三个层面的问题:第一个层面是通过政府协调就立马可以解决的,而且是同城化的基础性问题,如交通一体化、通讯同城化。如果把两地高速交通无缝连接,两地来往更加密切、频繁,“同城感”就会油然而生;如果两地通讯资费减免长途费、漫游费,“同城感”也会强烈得多。第二个层面是需要通过政府来协调,但不是马上能成功,需要不断努力、逐步改善的问题,如教育、医疗等资源共享等,不太可能一蹴而就。第三个层面是要由市场主导,政府只能引导,不可强求,如产业协作、经济联系,通过产业链互补,产业集群化、园区化,两地错位发展才是真谛。
值得一提的是,不要轻言什么“假同城”,广佛同城化并不意味着就是完全一体化,毕竟是两个城市。(作者是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