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广东省债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财经 |
财经周评(12-41):全国地方融资平台转型的首创意义
全国地方融资平台转型的首创意义
彭澎
广州市地铁总公司、城投集团从“融资平台类公司”整改为“一般类公司”,同时,政府性债务转变过渡为企业债务,减轻政府债务压力。我认为,如果仅仅将这种规范化管理理解为转让债务就太片面了,很可能这预示着全国地方融资平台转型的开始。
据统计,全国有广州城投这种融资平台6576家,共承载10.7万亿元债务。债务之多确实让人警惕,但融资平台公司不转型,简单地去转债务可能是舍本逐末。不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厘清,债务就可能理不清。而由地方财政支撑着的地方融资,多少与政府干预经济尤其是城市建设的力度和模式有关。
据称,这次是广东省首次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摸查。这次审计全面摸清了广东省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总体规模和结构情况,使多年处于隐性状态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清晰起来。但结论并非仅仅是债务的重组,从发出的《广东省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来看,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是控制债务的办法措施,其实某种意义上也是重组融资平台公司的管理模式。
在这方面,广州市走在了前列。按有关说法,广州市大力推进投融资企业深化改革工作,通过注入优质资产,优化资源配置,将广州市地铁总公司、城投集团从“融资平台类公司”整改为“一般类公司”。显然,去掉“融资平台”属性,转为“一般公司”属性,才是这类地方融资平台的最终出路。
从广东省政府的规定来看,要求年度债务余额已经达到或超出综合财力的地方政府,不得再直接或变相举债,并要求根据债务规模,建立相应的政府偿债准备金。防范金融风险,控制债务规模是重点。短期内,一些地方融资平台可能还要继续发挥作用。例如,这次明确了,广东省经国务院批准自行发行的69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和省级交通融资平台250亿元、水利融资平台150亿元、国资系统融资平台100亿元债务,虽然都有明确的还款计划和稳定的资金来源,但融资平台还要存在是不可否认的。
另一方面,这次要求部分单纯依靠财政资金还债的融资平台将被逐步撤销为政府融资的功能,改造成一般类公司。对于广州城投这样的转型后的“一般类公司”来说,未来政府财政将只为公益项目债务还本付息,经营性项目债务由融资平台自己解决。从“融资平台类公司”整改为“一般类公司”后,城投经营将失去政府财政担保,对其未来的经营开发将带来极大考验。 其实,早在去年12月29日,广东省银监局就批复同意广州市城投集团退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名单、贷款整改为一般公司类贷款。据说,这是广东省乃至全国首家退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名录的城投集团公司,对于增强城投集团的偿债能力、融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满足新一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实现城市发展率先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现在还没有看到城投转型后经营上有多大起色,但从名字上来看,城投还是城投,却已经不是那个代表政府来投资城市基础设施的“财团式企业”了。虽然,全国类似的融资平台不一定都得走这条路,但广州城投开启了地方融资平台的转型试点,将促使各地积极地探索融资平台公司的转型,探索城市建设模式的转型,探索地方政府行为方式的转型。从中,我们也看到了广州实践新型城市化的一些特点和动向。 |